重新解讀經典,打造驚喜體驗
人類的需求並不全是滿足了低階需求後再去追求高階需求,創造滿足使用者高階需求的積極體驗可能會給產品帶來明顯的提升效果。 01 重新解讀經典 我們從一個很基礎的概念——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談起。
人類的需求並不全是滿足了低階需求後再去追求高階需求,創造滿足使用者高階需求的積極體驗可能會給產品帶來明顯的提升效果。 01 重新解讀經典 我們從一個很基礎的概念——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談起。
製造消費者心理衝突,有兩種途徑:製造一個驚歎號——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製造一個問號——引發好奇和反思。 1、要麼給消費者一個驚歎號,要麼給消費者一個問號! 消費者不喜歡廣告!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新榜 ”,作者張潔。36氪經授權轉載。 2018年,那些點贊10w+的公號文章,都寫了什麼? 這也是新榜每年必寫的話題。截至目前,閱讀量仍被視為一項重要的衡量指標,而點
曝出馬蜂窩公司資料造假後,身陷法律糾紛的乎睿資料,最近股東悄然出現了變化。 12月3日,記者獲悉,乎睿資料於11月30日完成了工商變更,原股東之一費之曄已退出,不再持有乎睿資料任何股份,公司章程及其他事項備
沒有一直正確的方向,只有逐漸摸索的道路。一個沒有背景的產品,或將經歷迷茫、困惑、無助。產品的迭代,就能一定程度反應出產品定位的變化,追尋一個產品的變化,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於是我下載了馬蜂窩APP的重要版本,並做
廣告語就9個字:對誰講,講什麼,怎麼講! 衝突式廣告語: 解決誰的衝突,如何解決他的衝突,在哪裡解決他的衝突; 優秀的廣告語,一招致命的解決消費者購買時的衝突; 偉大的廣告語,一招致
最近,有關吳亦凡新專輯涉嫌“刷榜”的話題,在網際網路上引起了軒然大波。 這不禁讓人想起了前段時間“馬蜂窩”被爆資料造假事件,同樣都是疑似資料造假。為什麼馬蜂窩在短短几天內就被輿論所忘卻,而吳亦凡卻到現在還還
36氪專門為讀書設立了【36氪領讀】欄目,篩選一些值得讀的書,並提供一些書摘。希望你手邊有一本稱心的書,讓讀書這場運動繼續下去。 平臺與治理都不是新概念,但是在以數字技術為基礎的新經濟中,它們都被賦予了新的
近日,線上旅遊網站馬蜂窩涉嫌資料造假一事沸沸揚揚。作為OTA(線上旅遊)新貴,其核心資產使用者和流量遭正面質疑。 在OTA賽道,使用者及流量尤其重要。在此基礎上,OTA主要通過代銷交通出行服務、酒店住宿服務、
“你說他們好好的幹嘛要’捅’這個馬蜂窩呢?” 本是一個尋常工作日的下午,還不到三點,深圳南山區TCL科學園區F3棟的保安卻已經目睹至少10撥來訪者。 他換著法子一遍遍地表達同一個態度:高度警戒,謝絕非員
本文作者:36氪新媒體、鄧惟思 大公司 馬蜂窩點評:點評一條2元,遊記千字200元 以商家身份獲得的資訊顯示,商家為馬蜂窩原創遊記的定價是按照千字200元計算,多退少補,客服在瞭解需求之後,將
業內人士表示,刷單、刷量可影響消費者的決定,為商家贏得更多生意,平臺也可給投資人一份好看的資料,因而資料造假已成為行業的大問題,甚至成為許多點評類網站的“潛規則”。據北京青年報記者瞭解,資料造假成本低廉,2元即可買1
十月份都快過去了,還沒迎來萬聖節、雙11的購物狂歡,這個10就已經很熱鬧了。 不知道你是故事的主人翁,還是吃瓜群眾,也許我們就在不同身份中變換。 一起來看看,10月份都有哪些大事發
這個星期最火的一件事,莫過於打馬蜂窩事件了。這件事情,起源於公眾號小聲比比的一篇名為《獨家|估值175億的旅遊獨角獸,是一座殭屍和水軍構成的鬼城?》的文章。這篇文章反應了馬蜂窩的兩個資料作假的情況:第
馬蜂窩 一篇題為《估值175億的旅遊獨角獸,竟是一座殭屍和水軍構成的鬼城?》的文章在網路上刷屏,一時間讓事件主角馬蜂窩成為輿論焦點。文章直指馬蜂窩2100萬的“真實點評”中有1800萬條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