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產品經理入門(四)支付/清算
電商系統目前已經非常成熟,在基礎版塊上差別不大,這個系列主要講一下電商的商品、購物車、訂單、支付清算、優惠券。
電商最重要的三流:資訊流(訂單、對賬)、資金流(支付、結算)、物流。
電商型別
我們常用的電商,比如京東、淘寶、唯品會等,可以分為兩類:平臺型電商和自營型電商。
1、平臺型電商
不直接參與到買賣雙方交易的電商,這種電商屬於第三方,只是提供一個工具幫助買賣雙方完成交易。比如淘寶、京東非自營。

平臺型電商
2、自營型電商
指作為賣家角色參與到交易的電商,這電商除了提供完成交易的工具之外,本身自己也是賣家。比如京東自營、唯品會、天貓超市。

自營型電商
3、平臺型電商與自營型電商的區別
-
支付政策
平臺型電商如果不採用第三方支付公司的支付服務,自己需要支付牌照,支付錢款是存在於電商平臺在支付公司的託管賬戶,否則涉嫌二清;
自營型電商則不需要支付牌照,支付錢款直接進入自己銀行賬戶。
-
結算頻率
平臺型電商一般結算給賣家是按筆支付,即買家確認交易完成(確認收貨或其他方式確認)則會結算給賣家;
自營型電商與供應商結算一般是按照合同上的約定賬期結算。
-
結算型別
平臺型電商結算給賣家是平臺自動化完成,一般會有第三方支付公司的結算憑證為準;
自營型電商結算給供應商一般通過財務轉賬,以銀行回執為準。
支付
支付指訂單生成後到交易完結之前,包括線上支付(網銀支付、快捷支付)和線下支付。
1、支付機構
支付機構是指持有央行頒發的支付牌照的開展收單或網際網路支付的公司。
除了銀聯、網聯這種國字頭支付結構外,其他第三方支付機構還有很多:

第三方支付機構
微信支付/支付寶雖然也是第三方支付機構,但是區別一點是,它們本身有餘額的概念,所以可以作為交易物件。

支付寶支付流程
2、支付產品
一家支付機構會提供多種支付產品和服務,以下是銀聯的部分產品:

銀聯支付產品
特別說明
快捷支付:手機是非當面接觸下最核心的身份驗證手段,快捷支付就是第一次多重資訊(銀行卡號、身份證號、手機號、手機驗證碼)驗證支付身份之後,以後的交易以手機驗證碼為核心身份驗證條件。
POS支付:即POS機刷銀行卡,這裡需要注意概念“衝正”,是系統認為可能交易失敗時自動採取的一種補救措施。
即終端向服務端發起交易請求,但是到了超時時間仍未拿到服務端的交易結果,不知道服務端是否完成了交易,這時為了保護使用者利益,終端會重新向服務端發起請求,請求取消該筆交易的流水,如果服務端已經交易成功,則自動發起退款回滾交易;否則不處理,並將結果返回給終端。
3、支付流程
不同支付產品的支付流程大致可以抽象為如下流程:

支付流程概覽
支付過程中的詳細資訊流各個支付產品略有不同,以合利寶線下掃碼支付為例:
主掃流程圖
主掃,即使用者用微信或支付寶的掃一掃,掃描商戶收款碼進行付款。

主掃流程
被掃流程圖
被掃,即商戶使用掃碼槍或收銀APP的掃一掃,掃描使用者的付款碼收款。
(1免密,使用者設定不需要輸入密碼直接扣款)

免密被掃
(2驗密,使用者設定輸入密碼才可以支付,或金額過大必須輸入密碼)

驗密被掃
清算
清算就是將買家支付的商品金額全部或部分付款給賣家的過程。
清算是清分和結算的完整過程,是資訊流和資金流完整統一的整體,否則會出現賬務不符的情況。
清分是指計算資金如何分配的過程,屬於資訊流。
結算是根據清分的結果進行資金流轉的過程,屬於資金流。
清算分兩種,平臺型電商是存在於第三方託管賬戶,受到國家監管,清算一般是由第三方支付機構直接完成,商戶的錢由第三方支付結構直接打給商戶,不經過平臺型電商的銀行賬戶,否則涉嫌二清。自營型電商的錢是直接存在自己的銀行賬戶,可以自行支配。

平臺型電商清算
結算時間
T+1:交易發生的當日之後的第1個工作日結算
D+1:交易發生的當日之後的第1個自然日結算
D+0:交易發生當日結算
對賬
因為交易的數量比較多,提供給賣家賬單,賣家自助核實實際付款收款是否平賬的過程就是對賬。
以平臺型電商為例,平臺的第三方託管賬戶將錢打給賣家,賣家需要將自己記錄的銷售金額(除掉手續費)與收到的款,以及將自己記錄的銷售訂單明細與平臺提供的訂單明細進行對比,確保錢物相符,賬面平衡,這個過程就是對賬。
支付和結算的核心法則就是借貸相符。
支付是使用者和平臺間的資金流過程,結算是平臺和供應角色(商戶)之間的資金流過程。
以上是本文全部內容,歡迎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