押金難退、併購夢碎 ofo如何“跪著活下去”?
經歷過大火大熱之後,共享單車迎來了第二個冬天。而比天氣更冷的是ofo小黃車的處境。
從上一個冬天至今,ofo小黃車籠罩在“併購”與“押金難退”的陰霾裡。在竭力“求生”與“闢謠”中,ofo創始人戴威近日宣佈組織架構調整和升級,並在內部信中喊出“哪怕是跪著也要活下去”的口號。
戴威的話音剛落,ofo押金難退的抱怨之聲再次響起。
近日有消費者稱,ofo客戶端中的“退押金”按鈕變成了灰色、無法成功退押金。ofo方面迴應稱,按鈕灰色是正常的挽留使用者設定,不存在不能點選的情況。除此之外,法院近期判決ofo運營主體東峽大通支付鳳凰自行車的欠款及違約金。
唱衰聲不斷,ofo仍在為改變作出努力,調整架構,與網貸平臺合作。然而,其能否絕地反擊,成功自救?現在看來前路仍漫漫。
押金難退,有使用者等了1個多月未到賬
ofo押金難退一事再被提起。據北京青年報報道,日前有消費者反映,ofo已經無法在APP內退押金,“退押金”按鈕已經變成灰色,無法點選;餘額也無法線上退款,客服電話無法接通。
ofo小黃車對此作出迴應稱,退押金按鈕成灰色是正常的挽留使用者設定,不存在不能點選的情況,退押金按鈕目前可點選。
12月5日,新京報記者在ofo客戶端申請退押金,發現退押金通道比較隱蔽。使用者進入APP後,需要依次點選“錢包-右上角角標-押金權益-退押金”等選項。其中,“退押金”選項在頁面最下方。
不僅如此,點選“退押金”後,系統會四次“挽留”使用者,分別有“目前擁有99元押金特權,退押金後如再次騎行將要繳納199元押金”“有兩張優惠券,退押金後無法使用,確定要退嗎?”“送你5元用車餘額,留下來享受5次免費騎吧”的系統提示,接著進入“退押金原因”選擇環節,選完原因後,使用者需要再次點選“退押金”,而這個按鈕排在“不退了”按鈕下邊,且顏色為灰色。完成所有退押金流程後,APP頁面顯示押金將在15個工作日退還。
使用者林曉(化名)12月4日告訴新京報記者,他於10月31日申請了退押金,現在已經過去1個多月(24個工作日)了,押金仍未退還到賬。“退款頁面現在還是顯示0到15個工作日到賬,客服也從來沒打通過”。
同樣遭遇押金難退的還有小華等多名使用者。“我2015年開始用ofo,是最早的一批使用者。一開始挺好騎的,後來換過車型就難騎了,而且壞車越來越多。現在已經不用ofo了”,小華退了押金後,也未如期收到押金,他不斷給客服打電話,好不容易接通了,客服說會加急處理。微博上有網友反映已經等了將近兩個月了,押金還未到賬。有使用者說,以前押金是秒退的。
對於押金難退,ofo此前向新京報記者解釋,退還需0-15個工作日,節假日需要剔除。
中國人民大學商法研究所所長、法學院教授劉俊海認為,超時未退押金將構成違約。“押金所有權屬於使用者,押金應該建立獨立的存管制度。平臺若破產,押金不屬於企業的破產財產範圍,消費者享有別除權。”
“超過15個工作日還未處理,可以提供手機支付記錄等相關憑證向平臺所在地的工商部門投訴或撥打12315向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尋求幫助。”北京市康達律師事務所律師韓驍如是建議。
自救:牽手網貸、上線資訊流
押金難退之外,ofo還對押金產生了其他的想法。
11月23日,ofo在APP端顯示,99元押金使用者一鍵升級為PPmoney的新使用者後,即認可並同意將99元押金升級變為PPmoney的100元特定資產。升級成功後,特定資產默認出借PPmoney新手福利專案,享受歷史年化利率8%+8%的新手福利,鎖定期30天,鎖定期滿後用戶可申請退出,退出成功後獲取相應本息。
劉俊海認為,押金轉為網貸理財的合作,只是對消費者一個要約,消費者不同意,就不產生法律拘束力。若強制將資金轉為網貸理財資金就涉嫌違法。
不過,幾天之後該項活動便下線了。雙方表示,ofo與PPmoney之間屬於正常的市場合作,使用者在被充分告知授權內容後,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需求自行選擇是否參與該活動,非強制捆綁。不存在“ofo部分使用者押金轉成P2P類投資”的說法。雙方合作會涉及費用往來,不存在“PPmoney向ofo支付一百元一人的導流費”的說法。
新京報記者進入ofo客戶端,在“我要借錢”選項中,發現有拍拍貸、省唄、小白來花等網貸平臺提供借貸服務。業內人士介紹,藉助ofo小黃車龐大的使用者流量進行推廣是一個不錯選擇,而ofo的導流費也相對較低。
網際網路觀察家丁道師認為,“ofo和網貸平臺合作,說明它真的從其他渠道拿不到錢了,無奈之下鋌而走險。”
ofo自救求生方式不止於此。此前在戴威的要求下,ofo開始開源節流,除了取消信用免押金,還開始了動態計費,在部分城市採用起步價+分鐘+里程的計費標準。ofo還在APP內還上線了資訊流服務功能“看看”,內設看點、圖片、視訊、體育、財經、社會、科普、讀報等頻道。
此外,“充值中心”也引入了騰訊、網易等平臺遊戲充值服務,移動、聯通、電信等通訊運營商的話費充值服務,愛奇藝、優酷、騰訊視訊、芒果等視訊平臺會員充值服務。
法院判決ofo運營主體償付鳳凰貨款
共享單車風靡一時,逐漸沒落的自行車生產企業借勢輸血復活,而如今卻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8月底,為ofo提供車輛的上海鳳凰釋出公告稱,公司與ofo的運營主體東峽大通簽訂了多份採購合同。經雙方核對,截至起訴日,東峽大通仍欠鳳凰自行車貨款6815.11萬元,公司已向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近日,上海鳳凰釋出2018年三季度業績報告,2018年前三季度營業收入6.15億元,同比減少43.44%,歸屬淨利潤2669萬元,同比下滑58.32%,扣非淨利潤1290萬元,同比下滑68.79%。共享單車訂單持續減少是一大原因。
新京報記者獲悉,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11月13日下發的《民事判決書》顯示,東峽大通應向鳳凰公司賠償貨款本金6815萬,並按照年化利率6.525%的標準支付逾期付款違約金。該案訴訟律師費亦由東峽大通承擔。
10月份的時候,困境中的ofo還曾多次傳出併購的訊息,但最終均沒有結果。
針對“滴滴曾提出收購ofo”的傳聞,10月9日,滴滴表示,與事實不符,從未有過收購ofo的意向,也承諾未來將繼續支援其獨立發展。與此同時,ofo也表示,收購純屬子虛烏有。ofo和包括滴滴在內的各位股東保持著緊密的合作關係,股東對公司的獨立發展也持一貫堅定的支援態度。
ofo還與同屬阿里系的哈囉出行有交集。先前有訊息稱哈囉出行正與ofo接洽,商談收購事宜。10月19日哈囉出行迴應稱,ofo董事會曾邀請並提議哈囉與其進行合併,但現階段要做好自己。
在這一切的紛紛擾擾中,戴威11月28日發內部信,對組織架構進行調整和升級。其中包括,合併原戰略、法務、風控中心,成立“戰略財務與法務中心”;合併原產研與大資料中心、品牌市場部、GrowthFT,成立“研發與大資料中心”和“產品與增長中心”,由公司首席技術官(CTO)童長飈兼任研發與大資料中心負責人。
“小黃車處在歷史最低谷,現在收縮戰線求生存是主要的戰略目的,同時也不放棄可能的復甦,比如核心骨幹還有一批留下來,降低待遇,等待過冬反擊。”丁道師說。
共享單車行業的至暗時刻
戴威在上述內部信中說:“冬天已經來臨,風雪亦將隨至。在最困難的時候,我們仍需堅守信念,哪怕是跪著也要活下去,只要活著,我們就有希望!所謂危機,就是危險和機遇的並存,只有在最危險的時候才能真正讓我們破釜沉舟、向死而生”。這番言論頗有壯士斷腕、破釜沉舟之味。
然而,ofo所面對的是共享單車行業的至暗時刻。
“共享單車現在正在為前期過渡投入,粗放運營來買單”。網際網路分析師唐欣表示。
今年以來,滴滴託管小藍單車,美團併購摩拜單車,阿里扶持哈囉出行,唯有ofo小黃車形單影隻,話題不斷。不僅如此,即便是背靠大樹的摩拜單車與哈囉出行,目前也並未盈利。
此前,美團招股書顯示,美團收購摩拜單車的4月份26天的時間裡,摩拜單車擁有2.6億次騎行,每次收入0.56元,總收入1.47億元,折舊3.96億元,經營成本1.58億元,總虧損4.07億元。
今年9月份哈囉CEO楊磊告訴新京報記者,哈囉單車在100多個城市盈利,但公司整體仍是虧損狀態,因為研發投入很大。
“共享單車現在因為提前到來的經濟問題,被迫提前進入了行業性的疲軟期。”丁道師認為。
隨著共享單車運營進入第三年,將面對交通部要求車輛運營滿3年更換的期限,重資產重運營的共享單車企業又將面臨資金問題。對此,唐欣認為,“沒錢的情況下,期限只不過是一個數字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