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上半年上市房企財務健康榜單TOP50
編者按: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ofollow,noindex">「和訊房產」(ID:hexunhouse) ,作者: 苗雪豔 ,36氪經授權轉載
從某種程度上來看,房地產行業是一場“槓桿遊戲”。歷來血淋淋的鮮活案例都說明了一個道理:當槓桿支點被貪婪的規模之戰撬折,又無錢還債的時候,也預示著這家企業“ 至暗時刻 “到來了。
因此,財務健康恆久遠,房企才能永流傳,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而在金融去槓桿背景下,財務指標也往往反映了房企的抗風險能力。這也是為何房企CFO這個角色越來越重要的原因之一。
和訊房產獨家釋出的《2018上半年上市房企財務健康榜單TOP50》顯示,今年上半年,財務健康方面,龍頭房企中海和萬科表現最優,恆大主動降負債效果顯著。此外,千億房企、準千億房企以及正在衝千億的房企,出於規模的訴求明顯在加大槓桿。
此次排行榜演算法,對一個公司財務健康程度的評估,我們採用對各分項排名計分,加總後得到這個公司的綜合得分,再根據綜合得分進行排名,分數越高,名次越靠前。各分項資料維度涵蓋淨資產負債率、有息負債規模環比增速(較2017年底)、現金覆蓋比率。
對於主流房企的篩選標準,我們綜合考慮了三大因素,作為篩選進入榜單房企的基本條件:第一,2017年克而瑞房企銷售榜單前100名;第二,整體上市房企;第三,相關指標可以通過公開資訊渠道獲得。

萬科和中海財務最健康
恆大降負債效果顯著
不再以規模至上為目標的龍頭房企,開始把“安全管控”放在首位。表現在財務上,就是主動去槓桿降負債,將負債指標控制在合理安全水平內,同時充裕的現金流能夠完全覆蓋債務。
根據榜單顯示,2018上半年,中海和萬科的財務表現最為健康,綜合排名分別為第一、第二名。
從具體指標來看,僅淨資產負債率這一單項指標,中海和萬科在50強中,就佔據了前兩名的位置;現金覆蓋比率中,中海高達16.38,萬科為2.8,一般情況下,1以上表示當前貨幣資金可以覆蓋一年內的債務還款,表明風險較小,若考慮利息,1.5以上最為穩妥,若以此為參考,中海和萬科的短期償債能力可以說是非常好了,尤其是中海。
因此,儘管中海和萬科在有息負債規模環比增速這一單項維度指標中,處於TOP50的中間水平,但由於前兩個指標維度表現不俗,中海和萬科的總分值依舊很高,是當之無愧的“財務健康王”。
上半年,也有不少房企“主動降負債”,龍頭房企中恆大降負債效果顯著。降負效果體現在去年上半年還清了1129億永續債,節省了大量利息支出,保證了毛利率及淨利率穩步上升。榜單中,恆大有息負債規模環比增速也降低了8個多點的百分點。其實,這主要得益於恆大戰略轉型中提到的,將此前“規模型”的發展模式轉變為“規模+效益型”,將“高負債、高槓杆、低成本、高週轉”的經營模式轉向“低負債、低槓桿、低成本、高週轉”。
克而瑞研究中心指出,房企降負債效果顯著,這些一般都是前期已經儲備較多資源的企業,土地儲備豐富,較高的槓桿率意味著風險,也不符合投資者的利益訴求。
從目前態勢來看,下半年以及更久遠的未來,財務健康、安全依舊是龍頭房企的主要目標。
恆大提出“未來土地儲備會維持在3億平方米左右的區間,每年大約下降5%”的目標,通過土地的適當減幅來加快負債的轉型,使公司負債率儘快達到合理水平;萬科也在“收斂聚焦”,鬱亮更是直言“6300億的回款目標是所有業務的起點、基礎和保障”;已把“安全”掛在嘴邊的融創,下半年準備把降負債作為一項重點工作來抓,且在2018中期業績會上表示要“嚴控投資,多看少動”。

根據榜單顯示,千億房企、準千億房企以及明確表示要衝千億的房企,“財務綜合分”明顯排在後段位,這說明在衝規模的擴張需求下,有訴求的房企在不同程度地加大槓桿。
比如,“後千億時代”的旭輝、新城控股、泰禾,以及正在衝千億的陽光城、融信集團、禹州集團、金科集團、首開股份、中駿集團、弘陽集團、藍光發展、佳兆業、寶龍地產、雅居樂、首創置業、正榮集團、富力地產等在榜單中的排名都在25名以後。
值得關注的是,中小型房企加大槓桿的表現,與此前和訊房產獨家釋出的《2018上半年上市房企成長潛力榜單TOP50》所提到的,“中間陣營增長迅猛,加速規模化仍是近期追求的目標”步調相一致。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這型別的企業在衝量過程中,更要注意合理運用槓桿,保持負債與貨幣資金的平衡,控制好淨資產負債率,否則可能面臨高負債前行的壓力。比如,榮盛就被指出為了千億版圖,激進拿地,從而債務也在逐步擴大,為了融資股權質押一度逼近警戒線。
當然,也有規模擴張中的房企開始注意控負債的問題。比如,泰禾在去年完成從百億到千億規模的突破後,明顯提高了“去槓桿”的風險管控意識。泰禾上半年業績亮點之一是淨負債率大降超100多個百分點。不過,相較於泰禾有息負債規模環比增速這一項的相對較高打分,淨負債率這一項在榜單中的分值仍低於同行,現金覆蓋比率也小於1,因此,降槓桿、控負債將仍是泰禾接下來的主要任務之一。
克而瑞研究中心分析,對開發企業而言,下半年資金仍向大型房企傾斜,融資成本將高位執行,中小房企融資短板顯著,將感受到更為強烈的資金週轉壓力,或將竭力壓縮專案開發週期,使出各種營銷手段以搶業績、搶回款,恐將區域性引發價格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