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思維教你:怎樣找到錯誤的伴侶並開啟悲慘的人生(下)

你一定要看的上篇:
產品思維教你:怎樣找到錯誤的伴侶並開啟悲慘的人生(上)3、資源
人生的很多時段,大部分人都處在同一個主角色裡甚至很長時間,而財富、人脈、精神資源卻時刻變動且每個人都不同。
比如我們都曾是學生,剛工作的時候都是員工。但不同的出身背景、家庭環境、人脈積累等,會持續將我們推向不同的系統,然後重新整理主角色開啟下一輪人生迭代。
所以你就知道想要馬上改變現狀有多難,那根本就是在與歷史積累作對抗。
焦慮沒用。
你能做的只能是從當下時刻開始積累資源,然後在未來某一時刻達成現在你期望的樣子,正所謂理想主義。
也許你不知道的是,但凡權利都要依附於可控資源。
可是你想要馬上就扭轉局勢,焦躁的甚至連話都不會好好說。
說話的方式千千萬,但你偏偏熟練使用下面這種。
做得再好你也不誇,做得不好你就開罵。
上篇怎麼說的?
“態度強勢然並卵,這種表面的功夫最多決勝十步之內。若要決勝千里之外,非積跬步不可。”
你哪能記得這些。
基因是自私的,大部分人靠應激反應行事,這種本能的一大特點就是“以自我為中心”。
你除了天真地認為你就是真理之外,別人對你的好也都是應該的、應得的 。
於是當TA笨拙地對你好時,你沒覺得有什麼不妥,並不認為他的付出有多少價值。更不會對他的每一個禮物、每一次接送、每一種體貼說上哪怕一句謝謝。
“男女朋友,這不都是分內的事嗎?”你心安理得的想。
“如果這麼點小事兒我就誇,那TA豈不會得意忘形從而不再努力?”你越來越覺得自己有道理。
你就像一位嚴厲的母老虎,緊盯著自己的崽子,生怕他出點成績就傲嬌。就甚至在工作中對待同事、下屬也是一個路數。
然而,當TA說錯一句話、沒拖一次地、忘洗一個碗,沒主動慶祝一個犄角旮旯的節日,你就不這麼沉穩了。
你開始明察秋毫、見微知著、以小見大、上綱上線,然後向TA正色道:
“今天一次地沒拖,明天是不是要巨資請個保姆來?”
“今天竟沒拒絕XXX的零食,明天是不是他請你找小三你也去?”
“今天竟和XXX同事單獨吃飯,明天是不是就要滾床單?”
你的虎母風格越發不可收拾,對小崽子這次98分的成績憂心忡忡,認為他這樣下去早晚藥丸。
沒錯,這就是你的應激反應。無緣無故捧別人是不存在的,但找茬潑冷水挑刺兒卻了熟於心家常便飯。
而事實上,人都是喜歡聽到讚美的,誰願意稍微犯錯就被罵。
當老師誇你是英語天才,你下次月考很可能就拿個第一。如果你錯了一道選擇題老師就劈頭蓋臉一通罵並指責你未來無望,慢慢地你很可能就死豬不怕開水燙了。
人就是如此脆弱的動物,經不起言語的風吹雨打。
人品莫敗壞,口下要積德。
口下不積德,是等於缺德。
是的,TA在你決不讚美、儘量指責的指導方針下,逐步減少甚至停止了對你的付出,開始以無所謂的心態對待你。
“哎,你又怎麼了?”
“你要非得這麼想,那我也沒辦法了。”
“好吧好吧,算我錯還不行麼。”
“行吧行吧,你看著辦吧。”
果然,你從TA口中聽到了營銷號中的那些金句。
你充滿怨恨與憤怒,覺得愛情都是騙人的,到手後就不珍惜感情了。
TA也同樣很委屈:幹得再好也沒有激勵,犯點小錯就嚷嚷開除,這誰受得了?過不了就離吧。
於是,你離悲慘人生又邁進一步,不過你還是有挽回的可能。
4、能力與核心
能力其實是一個人對自己存在感的感知與迴應。
就像你明確了自己想成為一個什麼樣的存在,你就會不斷地強化自己的能力圈,拓展自己的資源,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甚至改變自己外在的樣子。
你決定追自己的男/女神、你決定考研、你決定拿下優秀員工,你的存在感決定了你要去哪,不做出改變你就是會很痛苦。
一個人只要沒有放棄對能力圈的擴充,那麼可以肯定的是,他一定會持續朝著讓他痛苦相反的那個方向前進,這才表明了真正的那個他。
什麼是真我?
真我就是一個人的核心,是他的存在感。
他對他自己的存在是如何定義的,什麼時候他的真我得到了充分的滿足,什麼時候他的真我讓他不爽、讓他極度煩躁。
真我之於人就好像水之於生命,在外部條件的作用下能夠觸發情緒進而推動行為。
所以一個人為什麼東奔西走,為什麼擔心焦慮,為什麼驚恐不安、機關算盡、打壓和詆譭自己的同事上下屬?因為他的生存感與存在感還處在飢渴狀態。
動物只要能生存且環境滿足,它其實就會很愉悅了,但人是不一樣的。
“人是最名副其實的社會動物,不僅是一種合群的動物,而且是隻有在社會中才能獨立的動物。” ― ― 馬克思
人與動物的大不同在於人的社會性和關係性。
有的人在一段關係裡的存在感如果是清晰的,對方給了他想要的確認感,他就能夠滿足。
而社會性更強的人,若只能在一段關係中尋找自己的存在感,是遠不能滿足的。
他需要在職場、行業、社會影響之中確認自己的存在感。
而這些貌似你能給他的又微乎其微。
你非但不能在外面給他施以援手,又在內部盡己所能給予內耗,難怪他已經對你很不耐煩很冷漠了,但你堅持說你愛他。
你是否真的愛他,別人確實整不明白,因為畢竟若是真愛一個人,好像不該用以上幾種手段相待。
對損失天然的厭惡,讓你想留住這段關係。可是你沒想改變自己,你幻想於對方的“良心發現”。
一次又一次地,你找他談了又談,各種與虎謀皮的方案被提出,然後被一一拒絕。
你很生氣很懊惱卻又很無奈,直到突然有一天你發現他在外面有人了。
正常來講,大多數人這時都會明白,你們給不了彼此確定的關係,感情已經走到盡頭,走為上計是最好的選擇。
可是你突然來勁了。
“就你這樣的還能在外面搞外遇!”你越想越來氣。
“不行!不能便宜了外面的三兒!”你心裡憋著復仇慾望並再次決定反擊。
這一次你換了路線,開始玩“柔情”,假裝向他黑惡的勢力低頭。並表明以前很多事兒你也有不對的地方,以後一定會改的。
偽裝溫順善良果然有用,他果然上鉤了。
然而從他的角度看的結果是這樣的:他對你好沒效果,他對你差你就作,他搞外遇你就改過自新。
“好吧,小三也不一定比你強,一旦上臺可能還是一個鳥樣,跟誰過不是過呢。”他這樣想著,然後配合你出演,開始即興的表演。
他好像很自責並割地賠款,裝出來改過自新之後,看起來又是一對良人。
而你發現,他雖然有前科,但他回頭之後對你還算說得過去。而且你有把柄在握,時不時拿出來審一審,他就得向你低頭認罪賠禮道歉,果真妙哉。
就這樣,日子開始單曲迴圈。
他怠慢冷漠你,你作你鬧你上吊。他外遇,你假裝你挽回你賠笑。
營銷號中的劇情變成了生活。
至此,你已經成功命中了錯誤的TA並開始了悲慘的人生。
有句話怎麼說的來著?“幸福的家庭總是相似的,而不幸的家庭......”,不好意思,也總是相似的。
常世大多有規律,尤其失敗的經驗,只要照做總能成功。
就像剛才這樣,你努力地做錯了選擇題,並玩兒命地在解答題上取得了負分。
你若只打算使用一個產品或和人隨便聊聊天,那真的只要看到最表層就夠了。
而你若想要和一個人的命運發生深度勾連,你必須看到的是這個人持續讓自己發生變化的內在的動力。
這個動力可以是讓他持續快樂的地方。就是他總會不知不覺放一萬個小時在那裡的地方,那是他的天分所在。
也可以是讓他持續痛苦的地方。嚴格自律、不停地向上爬、朝思暮想、殫精竭慮,巨大的痛苦讓他們無法停下來,甚至讓他們覺得歡愉是多麼的短暫與廉價。尤其在別人看來,這樣日復一日的日子委實不快樂,但這正是他的成就所在。
然後你們才能在充滿不確定的漫長時光裡,共同擁抱不確定、擁抱變化,並在這一過程中越發成熟、越發適配。
可惜有些朋友不太懂得和習慣當下幸福的人生,所以在此為他們指出悲慘之路。
如果你也覺得有人可能需要此文,歡迎隨意轉發到你的朋友圈,不客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