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思維14/30:重要的不是你錯過了什麼,而是你抓住了什麼

關鍵詞:系統能力 效率
1
做產品是建設一套系統能力,提供並保障確定性,而效率則是這個系統能力的一個核心指標。
企業是社會效率分工的產物,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網際網路時代企業的比拼,其實是效率的比拼。
2
複習一下什麼是系統能力:
第一,能夠利用現有資源,打造出不一樣的東西;第二,能夠交付確定,給使用者一種依賴感。
注意,這個定義只涉及兩方:你自己和你的使用者。
但是,在你打造系統能力,給使用者交付某種確定的時候,有一個你必須不能忽視的一方——競爭對手。
為什麼效率是系統能力的核心指標呢?
你必須跑贏你的競爭對手。
自由市場,任何一種需求,都會對應無數產品供給。這就意味著,沒有效率的系統能力不是真正的系統能力。
效率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詞,但剝掉表層,你會發現它的核心是——速度;而剝掉速度的表層,你會發現它的核心是——聚焦。
也就是說,你想做一個好產品,必須建設一套系統能力;建設一套系統能力,必須注重效率;想要獲得效率,就必須聚焦。
2011年小米開始做手機,當時很多公司的策略就是多樣性,有的公司手機型號多達100多種。而小米卻把所有的資源砸到一兩個型號上。
此後小米所有的策略都是一樣的,要精不要多。
雷軍說:
小米真正的護城河就是效率,小米真正要做的就是效率革命。
3
吳軍老師身兼多重身份,投資人、兼職教授、專欄作者,在他忙碌的行程中依然有旅遊、聽音樂會、逛博物館的時間。
面對如何平衡工作和生活,如何做到高效的問題時,他說:
人生重要的是做減法,而不是做加法,關鍵是把事情做好,而不是做多。
不管是個人還是公司,資源總是有限的,做出選擇和取捨是必須的,否則,什麼都想幹,就什麼都幹不好。
因此,聚焦就是做減法。
而與之相對的就是做多,什麼都想搞。
為什麼呢?
這其實源於FOMO (Fear of Missing Out)心理,怕錯過,怕落後,焦慮無比,但最後什麼都沒做好,因而更加焦慮,惡性迴圈。
如果你有FOMO心理,請將下面這句話重複三遍:
重要的不是你錯過什麼,而是你抓住了什麼。
重要的不是你錯過什麼,而是你抓住了什麼。
重要的不是你錯過什麼,而是你抓住了什麼。
做減法,聚焦於自己可以抓住的點,提升自己的效率,真正打造自己的系統能力,才能做好自己人生的產品經理。
4
從產品,到系統能力,到效率,再到做減法和聚焦,這一條線下來,自己有很多需要審視和反思的。
很多事情開了個頭,中途就沒有下文了,以前覺得這就是自己沒有恆心,無法堅持。
其實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貪多,怕錯過,結果常常是狗熊掰棒子,沒有積累,也沒有效率,更別提系統能力了。
真正應該抓住,且能抓住的點是什麼?聚焦於它,提升效率,打造系統能力。
------
東隅已逝 桑榆非晚 我是桑榆仁 歡迎交流 qingqingzijin421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