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已來
2019年中國(北京)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簡稱“京交會”)於5月28日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開幕。圍繞“科技創新、人工智慧”主題,中關村管委會採取了“1+3”的呈現模式,除了“未來已來·中關村AI空間站”主題展覽,還有中關村人工智慧產業應用與發展、中關村科技服務2022冬奧會、中關村數字創意國際創新3場主題論壇。中關村AI空間站重點體現互動性、科技感和未來感,將人們帶入“未來生活”。主題論壇重點探討人工智慧行業發展現狀,展望行業發展趨勢。
本屆京交會“未來已來·中關村AI空間站”主題展覽活動,打造了人工智慧應用於生產、生活的場景式體驗“空間站”,共有73家企業的近100項最新創新成果參展,集中展示了“人工智慧+服務”領域的新技術、新成果、新模式和新業態。
此次展覽湧現出一批引人注目的展品:雲知聲的智慧家居解決方案通過語音識別晶片一站式解決智慧家居語音控制,實現窗簾、空調等家居的“呼之即來”;北京城市大資料研究院的駕駛艙系統全方位實時提供水務、電力、交通等城市執行管理資料,資訊頁面可按需求定製,以人工智慧大資料技術實現管理者對城市執行狀況的“一手掌握”;智行者的“蝸必達”無人配送物流車將自動駕駛技術應用於物流配送,目前已完成40萬公里的測試里程;曠視手機數字化解決方案通過一系列移動端AI產品和解決方案,已成功為包括OPPO、vivo、小米、聯想等品牌的旗艦機型在內的3億餘臺手機實現智慧化賦能,以滿足國內大多數手機廠商對人臉解鎖、影象增強、相機增強和視訊處理等手機視覺功能的需求。
展區主要呈現三大亮點
展區整體特裝,主題立意鮮明。中關村展區區別於傳統標準化展位,以空間站為整體造型,樹立鮮明的外在形象,並以“未來已來”為主題,體現人工智慧科技所引領的時代方向。
場景搭建層次分明,體驗感及人工智慧互動性強。“傳送艙”作為展區入口,通過科技感的門臉設計,令參觀者體驗由現實步入未來的感覺,並在此一覽中關村人工智慧產業鏈全貌;“智享空間站”搭建家居生活場景,展示居、食、學、健等方面的產品和服務,讓觀眾在與家居智慧互動中充分體驗未來智慧生活;“智創空間站”集中展示工業“智腦”、城市“大腦”、智慧交通、智慧安防和智慧醫療等領域的產品及服務,打造未來城市圖景。
高科技企業雲集,展項新穎豐富。本次參展企業包括京東、滴滴、搜狗、中電科、曠視、雲知聲、依圖、康力優藍等在內的73家高科技企業,展出AI合成主播、多人臉識別螢幕、智慧畫屏、智慧教室、陪伴及導引機器人、智慧控制機械臂、無人駕駛汽車、虛擬現實等新技術成果。
中關村將打造人工智慧產業創新發展高地
目前,北京市人工智慧產業政策環境優化、研發基礎雄厚、技術優勢明顯、產業發展態勢良好。中關村已成為全球人工智慧領域創新創業的重要聚集區之一。目前中關村AI領域企業數量超過400家,佔全國的25%,從業人員數量約3萬人,佔全國28%,相關專利申請數量累計超過4萬件,相關產業規模達1500億元,形成了高階晶片、通用AI技術及平臺、行業解決方案等環節相對完整的產業鏈,在計算機視覺、語義理解演算法、AI晶片計算力等領域處於國際先進水平。同時,也湧現出一批如百度、京東、曠視、小米、今日頭條、寒武紀、聲智科技、第四正規化、雲知聲等擁有原創核心技術的人工智慧領域領軍企業。
下一步,中關村將從以下四個方面進一步支援和推動人工智慧產業的發展, 努力將中關村打造成我國人工智慧產業創新發展的高地、示範應用的高地和政策先行先試的高地。
一是進一步加強人工智慧領域關鍵核心技術的突破。圍繞晶片及感測器技術、作業系統和基礎軟體、核心演算法、應用及系統整合技術、基礎理論及前沿技術研究等領域,支援企業和科研院所加強關鍵核心技術的前瞻佈局和聯合研發與攻關,支援企業聯合高校院所搭建協同創新平臺,重點建設資料開放平臺、超算平臺和開源開放共性技術平臺,推動人工智慧關鍵核心技術的聯合攻關。
二是進一步加強人工智慧領域新技術新產品的示範應用和推廣。推進人工智慧與實體經濟緊密結合,支援人工智慧技術成果轉化和產業化,為人工智慧技術的產業化應用提供早期的試驗空間和應用場景。圍繞智慧製造、智慧汽車及無人駕駛、智慧安防、智慧家居、智慧醫療、公共服務等領域,大力實施“智慧+”示範工程。同時,充分發揮重大專案和重大工程的需求牽引作用,面向2022年冬奧會、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建設等一系列重大專案和工程,從需求端為人工智慧創新技術產品提供應用場景,推動中關村人工智慧領域新技術新產品的產業化應用和推廣。
三是構建全鏈條產業服務體系,優化產業創新生態。引進和培育高階人才和團隊,支援構建多渠道投融資服務體系,支援人工智慧領域的創新創業,支援連結全球高階創新網路。同時,充分發揮中關村(首鋼)人工智慧創新應用產業園、中關村(京西)人工智慧產業園等AI重點特色產業園,以及各類國家重點實驗室、骨幹實驗室、領軍企業和相關產業聯盟的作用,推動中關村人工智慧領域的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
四是做好政策落實。圍繞人工智慧領域技術研發、成果轉化、高精尖專案落地、示範應用、市場推廣等整個創新鏈和產業鏈,深入開展政策先行先試,著力落實好已出臺的人工智慧相關政策,為中關村人工智慧產業的創新發展提供有利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