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 IM,新銳社交產品,00後的天下來了
目錄
一、POP IM想做什麼
二、Snapchat表達哪個自我人格
三、POP IM出現怎樣的背景
四、POP IM的年輕使用者是怎樣的
五、POP IM產品結構
六、POP IM中的互動規則與產品價值
一、POP IM想做什麼
對標Snapchat,做年輕一代的社交產品;主張個性表達、無壓力社交、營造私密圈
1、探索社交新方式,沉澱社群關係
1)圍繞微信關係臃腫、表達有壓力等痛點,探索年輕一代的交流方式、表達場景;
2)強調社群關係,通過群暗號,轉移微信、QQ上的密友關係,打造私密社交的精神高地。
2、培養使用者習慣,營造使用者輕鬆表達自我的私密交流圈
1)培養使用者通過虛擬形象、快照、短視訊表達生活、個性的表達習慣;
2)培養使用者對24小時內容消失的交流習慣;
3)培養使用者對新的IM互動方式的使用習慣。
二、Snapchat表達哪個自我人格
人的大腦分為敘事自我和體驗自我,對於生活體驗,兩者表現截然不同。
敘事自我表現峰終定律,僅記住體驗感受的峰值點和終值點,體驗過程的其餘部分則是沒有意義的,所以敘事自我是有記憶的;而主流社交app在展示自我的功能模組做內容自動、永久的儲存,則是對敘事自我的迎合。敘事自我是期望型的自我,而期望,來自身邊的朋友、未來的設想等等。
體驗自我則表現即時感受,強調此時此刻的感受,但這僅停留一瞬間,所以體驗自我是沒有記憶,表現即時響應;而snapchat閱後即焚的產品特點,則迎合體驗自我的特性。體驗自我表現個性化的人格特點,更接近與真實的自我,傾聽內心深處發出的聲音。
Snapchat更注重表達接近真實的體驗自我,走上一條與主流社交產品特點相反的道路,但符合人性,符合生活規律。
稍縱即逝的生活體驗,本就是我們日常生活的規律,默默表現在日常的每一刻,包括我們日常每一刻的對話場景、眼見場景、情緒變化,都隨時間流逝。其中大部分的生活細節對大腦是沒有意義的,大腦是不會刻意去記住,甚至選擇性遺忘。
而當前主流社交產品的趨勢是以表達敘事自我為主,記錄我們的生活,引導我們去表達紀念性的時刻、有價值的時刻,這這些時刻,是構成我們人生的事件節點。主流社交產品上生產的內容,均表現永久性儲存的特點。而Snapchat從2012年走下來,其一路壯大,正面說明反主流的社交方式是迎合年輕人的需求——表現更真實的自我,預設不做內容儲存。
三、POP IM出現怎樣的背景
1、年輕使用者對微信的疲倦期來臨,微信強調剋制,其關係鏈大而全、臃腫,存在一定的社交壓力,如朋友圈言論不自由、通訊錄關係複雜、無關訊息繁多。
2、00後即將走進大學,關係鏈迎來一輪變更;年輕一代自我表達的渴望更強烈,追求個性化。
3、5G時代來臨,沉浸式體驗的視訊社交,將成為主流;同時,下一代移動裝置即將變更。
4、00後社交產品在新興階段,國內均在探索階段,國外Snapchat已成經典案例。
四、POP IM的年輕使用者是怎樣的
關鍵詞:00後、個性化、二次元、記憶體有限、擴列、同好、好奇新事物
習慣特徵:
1、00後是“移動網際網路”原住民,講求個性,熱衷二次元文化
2、受上課限制,00後上網時間呈現碎片化,平均每天1-2小時
3、75%使用安卓系統,記憶體有限
4、主要使用產品:QQ、百度貼吧、王者榮耀
5、喜歡新鮮小眾的產品,但是喜新厭舊速度很快
行為特徵:
1、“擴列”交好友的需求旺盛,喜歡認識“半熟人”和“同好”
2、00後的女孩較為早熟、主動,更加樂意認識新朋友,佔據新興社交app半邊天
3、00後比80、90後更願意表達自己,表達方式多元化:圖文、短視訊、音訊、視訊
4、盛行以一個標籤為組織的圈子文化,對一對一、多對多群聊等“擴同好”的需求很旺盛
消費特徵:
1、00後更願意為興趣愛好付費,對虛擬商品的付費習慣從小就累積起來
2、只要不影響學習,父輩支援00後在興趣愛好上的花費
95後何處吐露心聲
小陳,95年女生,電商運營,喜歡動漫,拒絕跑步,剛進入職場1年多,加了不少同事微信:
平時發朋友圈時劃分家人組、同事組等,吐槽某些事會刻意遮蔽同事、家人,怕他們誤會;
有時想發表一下心情,但考慮到朋友圈關係複雜,又把編輯好的內容刪除掉,不發表心情;
偶爾回到QQ空間發說說,但發現沒有幾個朋友關注、互動,純粹當自己的心情站來記錄;
每天也會去即刻、soul逛逛,偶爾發表一下近日見聞,感覺挺輕鬆的,像當年的QQ空間。
五、POP IM產品結構
產品特色:主張虛擬形象,迎合95後個性表達的需求,分享採用圖片、視訊等更能強烈傳達情感色彩的表達方式,並輔之以貼紙、塗鴉、顏文字等工具;主張無壓力社交,記錄當下心情,24小時有效的POP和聊天記錄。
產品定位:分享無壓力的社交app,集拍攝、聊天、社交於一身
產品Slogan:我的POP只加好朋友
產品功能:拍照、短視訊、私密聊天、派對社交;虛擬形象、貼紙、24小時有效的POP

POP IM結構
六、POP IM中的互動規則與產品特點
1、24 小時有效的 POP :
POP 即你分享的照片、視訊等作品,也是一個聊天話題,可直接發到好友聊天視窗,但在24小時後會消失,支援以下三種分發場景:
1)你的 POP 只對朋友可見,過期將自動移到你的「回憶」功能;預設勾選「我的POP」
2)派對模式即POP廣場,對陌生人可見;勾選該項則預設勾選「我的POP」
3)傳送給好友,與前2點成並聯關係,互相獨立。
特點:
1)24小時的有效期,降低社交壓力
2)直接傳送POP到聊天視窗,強調熟人關係,好友可見的優先順序最高。
3)傳送場景,決定使用者表達內容的私密性逐漸降低,私密度優先順序依次為:好友 > 我的POP > 派對模式。各場景傳送的內容型別分別為:
發給好友:傳達私密內容;發到我的POP:個人日常動態;發到派對模式:展示自我亮點內容
不足:
1)三個POP傳送渠道容易讓新使用者產生困惑:傳送到哪裡,如何表達,會不會洩漏隱私;
2)不能單選「派對模式」,「我的POP」捆綁選擇。兩個場景下的表達,存在天然矛盾:我想吸引陌生朋友,但會顧忌老朋友的想法,除非老朋友不知道。
3)「我的POP」自動存進回憶裡,非使用者自主儲存,這違背產品調性。

POP傳送流程圖
2、虛擬形象、豐富貼紙等多樣化個性表達方式
1)專屬虛擬形象:自主捏臉,製作專屬虛擬形象,暫無臉部識別生成頭像功能。
2)獨一無二的貼紙:提供各種貼紙、濾鏡、塗鴉、多種字型,支援檢索關鍵詞推薦特定貼紙,識別特定場景關鍵詞下的造型貼紙。
特點: 通過虛擬形象、貼紙文化滿足年輕一代的個性化表達,主張照片、短視訊等表達方式
不足:
1)經過臉萌、zepeto的傳播後,虛擬形象的新奇感、傳播性降低,較難突破技術找到創新點
2)部分安卓手機拍照質量較差,會自動縮排畫素,導致物體變形;

個性表達亮點
3、群暗號搬運關係
群暗號,即群邀請碼:在安卓1.9.96版本後推出,顛覆舊版本的個人ID號加好友後再建群的方式。主張通過加入群,再互加好友,通過群暗號將最要好的死黨閨蜜搬過來。
特點:
1)先組建群再加好友,以群關係邀請好友加入,顛覆先加好友再建群的「人--人--群模式」
2)群聊視窗截圖對話,群內其他好友均能收到通知;
不足和建議:
1)小群聊可根據熟人社交的習慣來打磨細節,如頭像即唯一標識,隱藏使用者暱稱;給予使用者印象:頭像代表本人,也傳遞情緒、狀態資訊。
2)群聊記錄建議支援手動選擇儲存,以記錄某個有價值的內容;可存檔至聊天記錄頁。
3)輸入欄目可增加「回憶 + 相簿」入口,旨在提供更多的話題,穩定關係;同時,相簿記錄使用者一連串的瞬間,能彌補快照只記錄一個瞬間的缺點,以便快速捕捉一個故事場景,表達情感,製造話題。
4)強調私密關係:推薦好友名片後,好友本人收到通知:Jkey推薦你的名片給Jeffrey 12:23
5)個人聊天視窗,增加「推薦給朋友」入口,滿足第一次進入時無推薦入口的場景,也降低使用者操作成本。

群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