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設計時,如何戳使用者痛點!
在我們做產品、做運營、做活動或者是做品牌營銷、口碑建設的時候,耳旁常常會聽到使用者的痛點這樣的字眼,那麼痛點究竟是什麼意思,我們究竟該如何理解。用我自己的話來講就是 使用者在使用某個產品、進行某項操作或者是享受某種服務的時候感覺頭痛的地方就是痛點。

比如當今知名度做的比較好的活動類產品中我知道的有愛活動、互動吧、活動行這三個,我個人又比較喜歡戶外活動,不論我開啟互動吧、愛活動還是活動行想在上面找無錫地區的戶外活動,但都沒有我喜歡的,這就是痛點。
❶
做產品設計時如何發掘使用者的痛點
通過上面的名詞解釋,簡單為大家解釋了痛點是什麼意思,當然要全面分析的話,可以從使用者體驗的那五個層級來分析,有 戰略層、範圍層、結構層、框架層以及表現層 上面的,以這樣的角度來分析,會比較全面,考慮的也會周全很多,不至於在演示Demo的時候,因設計邏輯不合理而被推翻,浪費時間,若已經進入了開發階段,突然意識到使用者有一個比較重要的痛點被我們忽略了,那問題就較為嚴重了。所以在我們做產品設計的時候就應該要從多個角度來考慮分析了,不過值得注意的一個重點是在考慮分析之前一定要先定好目標範圍。

下面為大家演示一個案例,看在我們做產品設計的時候,如何來周全的考慮,分析發掘使用者的痛點。
比如我們最近在做一個情感傾訴,答疑的功能,在我們做之前,首先對這個產品進行一個大概的梳理,假設我們產品的定位是,主要面向20-40歲之間的白領使用者,並且有從事婚戀情感領域具有十多年經驗的專家導師來傾聽這些白領使用者的情感問題,然後給以準確的解答,解決個人婚戀情感所遇到的問題。
平臺的盈利模式主要通過與導師專家分成來實現商業收益,平臺主要做的事情是怎麼讓我們的目標使用者知道有這樣一個關於婚戀情感方面的產品並且裡面有很多知名的情感專家。通過灌心靈雞湯、談情懷等運營方式來讓我們使用者產生興趣,產生興趣後就要讓他們最方便來快捷的來使用我們的產品,當每一個使用者在初次使用我們產品的時候,我們怎麼來更好的引導,比如 怎麼給他們展示自己真正感興趣的內容來挽留他們、對於不活躍的使用者怎麼來促活、對於已經流失的使用者怎麼來召回,對於活躍使用者怎麼轉換為付費使用者,對於付費使用者又怎麼讓他們來持續消費 ,最後變為我們的粉絲使用者,在這運營的一系列過程當中還要考慮怎麼讓使用者能方便分享,傳播,塑造品牌、以及口碑,在傳播的途徑上讓產品來發生裂變。這是平臺主要做的事情,在做產品之前要先梳理清楚,多跟運營、市場溝通協調多聆聽意見。
我們白領使用者的核心需求就是個人情感問題通過本平臺能滿意的得到解決。
我們專家導師使用者的核心需求是通過自己所具備的專業知識解決白領使用者的情感問題,並且打造個人品牌,讓個人品牌產生更高的溢價,同時還要獲得豐厚的收入,贏得大量的粉絲,直接點講就是名望高、收入多、粉絲多。
以上內容我們主要是對產品與使用者之間的運轉方式做了一個大概的梳理,在梳理的過程當中我們突然會有一些新奇的想法,這些想法有可能是產品設計的時候要注意的問題有可能是使用者痛點方面的問題,別管三七二十一想到就先臨時記錄下來,不要讓這些想法突然打斷我們梳理的思路,當我們梳理完以後,對記錄下來的想法做一個整理。
接下來我們就開始做流程互動,但在做之前還是要建立 3-5個使用者畫像 ,因為我們產品的設計都是基於使用者的需求來做設計,因為產品想要實現商業價值最終靠的還是使用者,有使用者畫像在我們畫流程做業務邏輯的時候思考的會更加深入,注意力也將更加集中,效率也高。我覺得使用者畫像的第一個版本最起碼需要這樣一些內容, 姓名、年齡、性別、收入、學歷、工作、地區、興趣愛好、社交圖譜 、常規的一個作息時間等這樣的一些內容。
有了使用者畫像,在我們做互動流程的時候因為有使用者畫像這樣一個比較清晰的畫面浮現在腦海裡面,所以在流程上面我們事先就能清楚的意識到那個步驟是多餘的,是否該簡化,那些東西在業務上面並不需要,以及在不同的功能環節我們使用者所存在的痛點,當然有些痛點在我們收集需求的時候就已經意識到了。還是舉例來說,下面是我臨時畫的一個流程圖。

我們主要有三個角色,有白領使用者、導師專家和系統,在這個流程圖裡面,白領使用者在選擇導師專家的時候可能會存在痛點。在這一步我們就要考慮會發生那幾個層面的痛點,比如內容上面的,資訊結構上面的框架上面的等。還會在情感傾訴、系統處理、解答治療這樣的一些環節裡面會發生一些痛點,所在在流程上面首先要去考慮優化。
流程互動結束以後,開始畫用例,比如我們的使用者要執行什麼操作完成什麼任務,在該操作上會發生怎樣的一些痛點,然後根據用例再來畫詳細的互動原型,以及一些空狀態下面的文字提示等等。
最後我們寫完整的需求,在寫的過程當中我們還會想到使用者可能會存在的一些其他痛點,但對整體的業務架構、框架不會造成太大影響,一般是一些功能流程上的細小調整,這些小問題也有可能還會讓我們的流程,多一步或者少一步,總之在我們做產品設計的階段裡面還是要 多考慮,多假設,多舉例,多驗證看能不能推翻這個功能流程,有沒有別扭的地方不合理的地方 ,另外一方面需要我們多去體驗競品,和排名向前的一些產品,分析他們,來積累經驗,學習好的業務架構,互動方式、戰略計劃等。
文/易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