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使用者體驗要素》看產品分析報告三要素
“Jesse James Garrett使混亂的使用者體驗設計領域變得清晰。同時,由於他是一個非常聰明的傢伙,他的這本書非常簡短,結果就是幾乎每一頁都是非常有用的見解。”
——Steve Krug
01
《使用者體驗要素》是一本產品入門書籍,雖然行為邏輯有點混亂,但是文章中提到的使用者體驗五大要素,對我們撰寫產品分析報告、功能體驗報告、競品分析報告提供了很好的一個思路。五要素如下:

使用者體驗五大要素
分別為:表現層、框架層、結構層、範圍層、戰略層。
1.表現層: 就是我們日常看到的頁面,比如一個網頁,它是由圖片和文字組成。這層是使用者最直觀的感知體驗。
2.框架層: 按鈕、控制元件、照片、文字區域的位置。主要包括資訊設計、介面設計、導航設計。
3.結構層: 比框架層更抽象的是結構層,框架層是結構層具體的表現方式。主要包括資訊架構、互動設計。
4.範圍層: 功能範圍。
5.戰略層: 產品目標及使用者需求。
五大要素中的戰略層和範圍層,有其他的書籍介紹的更為詳細,本書的亮點其實在結構層、框架層、表現層,以下為我們在產品設計時可以借鑑的思路:
1.結構層: 即頁面流程,使用者體驗設計。
需要的思考是,操作是否簡單?功能所在的層級、深淺、入口?各功能間的關係、功能的分類?
2.框架層: 即頁面框架,頁面各個元件的佈局。
2.1導航設計:現在在哪,以及能去哪
2.2資訊設計:分組整理散亂的資訊
2.3控制元件設計:基本控制元件、按鈕
3.表現層:
3.1.整體風格
3.2.配色
3.3.頁面佈局
如何根據五要素寫一篇全面的產品分析報告呢,以下是我列的提綱供大家參考:

產品分析報告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