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o激進商業化:視訊廣告175萬一天 公眾號48萬一條

新浪科技訊 11 月 28 日上午訊息,資金困境中的 ofo 仍未放棄在商業化方面的探索。新浪科技獲得的一份 ofo B2B 事業部的對外報價顯示,其視訊廣告 “ 試聽風暴 ” 的刊例報價是 175 萬 / 天,折扣價為 75 萬; ofo 小黃車的公眾號也開始投放軟文,最低報價 48 萬一條。
ofo 今年可謂是命運多舛,在摩拜被美團收購、 ofo 也被曝出出現資金問題後, ofo 開始大力推行其商業化探索的計劃。
今年 4 月, ofo 在內部成立了 B2B 事業部,業務涵蓋車身廣告、 App 端內廣告和企業綠卡。根據媒體曝光的訊息,在車身廣告上,最低的價位是 160 元 / 輛 / 月,加了車軸部分廣告的品牌定製是 2000 元 / 輛 / 月,最低一個月起訂,單個城市起售門檻為 100 輛; App 端內廣告按照 CPM (千人展現收費)和 CPC (點選收費);企業綠卡方面,購買綠卡的企業可以通過首次繫結歡迎彈窗、使用者專屬頁面、用車時全程顯示聯合 LOGO 的方式進行廣告推廣。
B2B 事業部成立兩個月後, ofo 在 6 月宣佈 B2B 業務營收超 1 億元,同時在國內 100 餘座城市實現盈利。
8 月, ofo 又新上線了短視訊廣告業務,命名為 “ 視聽風暴 ” ,即合作伙伴和使用者通過在 ofo 平臺上投放定製化的有聲短視訊,獲得海量曝光,提升品牌價值。 “ 視聽風暴 ” 上線 2 周後, ofo 相關負責人表示,該廣告模式上線後業務訂單量上漲達 400% 。 ofo 短視訊廣告的首批合作伙伴包括 可口可樂 、趣多多、 BOSS 直聘等。
不過根據新浪科技獲得的 “ 視聽風暴 ” 的合作方案,合作方式上有三種:全國投放、定向區域投放、三分之一輪播。 ofo 給出的 “ 視聽風暴 ” 全國獨播的刊例報價是 175 萬 / 天,折扣價為 75 萬,宣稱曝光量 1500 萬;此外,為提高效率和降低廣告成本, “ 視聽風暴 ” 可選擇單獨或多個城市投放,按照城市價格執行。如北京、上海單個城市投放是 10 萬元 / 天,如果三分之一輪播即 3 萬元。
這些商業化動作並未完全緩解 ofo 的資金問題。到 10 月,有使用者反饋 ofo 的押金退款週期再延長,由原來 1-10 個工作日延長至 1-15 個工作日。日前, ofo 甚至推出了與 P2P 企業 PPmoney 的合作, ofo 99 元押金使用者一鍵升級成為 PPmoney 的新使用者後,可實現永久免押金騎行。這被質疑為將使用者押金轉換成 P2P 投資,最終不得不終止合作。
11 月, ofo 搬離理想國際大廈總部,對外稱是租約到期。然而,這時 ofo 的資金問題已經十分急迫,不僅被上海鳳凰、雲鳥、德邦、 百世 物流等供應商因欠款而起訴,更是在 8 月 31 日至 11 月 12 日期間,被多個法院列入被執行人名單,涉及執行標的超 5360 萬元。
資金窘迫之下, ofo 甚至開始了新的商業化嘗試:公眾號軟文。根據新浪科技獲得的方案顯示, ofo 小黃車公眾號宣稱擁有粉絲 2500 萬,可以投放軟文,最低報價 48 萬一條,稱 “ 可帶來百萬閱讀量,藉助 ofo 的新聞話題迅速搶佔媒體頭條。 ”
日前, ofo 小黃車公眾號就釋出了一篇《一個長期喝蜂蜜的人,竟然變成了這樣???》標題的文章,實際上就是推廣軟文,有媒體掃描文章底部二維碼新增客服微信後發現,商家賣的竟然是三無蜂蜜。
ofo 的商業化嘗試可謂已經十分激進。在這個月的全員大會上, ofo 創始人兼 CEO 戴威表示, ofo 不會倒閉,其他被收購、合併都有可能,這也意味著戴威終於放棄了獨立發展的執念。但實際上,此前滴滴和哈囉出行都先後否認了有接盤 ofo 的意向。這個冬天等待著 ofo 的,仍舊是未知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