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經理成長體系
啟程
從技術轉型到產品,跌跌撞撞到現在已經差不多一年了。
最開始覺得用Axure畫個原型就覺得好厲害,認為產品經理就是告訴工程師該做哪些功能的。再後來的摸索過程中始終覺得太膚淺,直到最近重新開始系統的學習產品課,發現產品經理其實意味著更多。
為什麼要轉型做產品,技術做得好好的,上億的專案能hold住,從零倒一的專案也帶領兄弟們完成過。扔掉這麼多技術積累,真的值嗎?
職業方向轉型確實很難,自從2017開始創業到現在,一年多的時間,在技術上解決過無數的問題,但是最終的結果卻沒能帶來實際的效益。用產品老鳥的朋友的話來說就是“只是功能的堆砌,沒有邏輯性可言”。
有著一顆做產品的新,但是思維卻侷限於技術的實現。如果真要說原因,應該可以這麼說吧。
首先討論幾個問題
- 產品經理到底是個什麼物種?
網上的解釋五花八門,我更信服的是知乎上的一個解釋:
產品經理,是一種思維模式。
- 產品經理能被培訓嗎?
這是一個好問題,也是一個尷尬的話題。
產品經理的能力根本不是短期的培訓能達成的,如同思維模式這個東西不是有人告訴你一種新的思維模式你自己的思維模式就能改變的一樣。
學習,則是在一個相對長期的階段內,通過大量的聯絡來達成一個學習目標,學習的結果是後置的。
比如,最近在工作中經常會用到資料分析,但是自己對資料分析並不是很擅長,預計未來一年會在這一塊遇到瓶頸,於是開始學習,通過看書、線上學習,然後重新梳理已經做過的資料,做了幾十個工作之外的學習,對工作中的資料處理做到遊刃有餘。下一份工作的時候,東資料分析這個點,在面試的時候就成為了關鍵加分項。
- 產品經理的學習有捷徑沒?
所有的星系都沒有捷徑,因為學習本身就是痛苦的過程,但是你可以提升學習的效率來減輕痛苦。
但是與此同時,你要理解這個世界上還有另外一批人,對於你來說痛苦的事情,對於他們來說是快樂的。至於他們是怎麼做到這一點的,可以看我的另外一篇文章 《如何讓那些令你痛苦的東西變成自己的享受》 。
提升學習效率的關鍵,是對症下藥。下面產品經理能力與學習的進階過程。

image
產品經理的不同階段
不同階段的產品經理,關注的重點是不同的。
如果你是產品經理、總監級別的,那麼你不應該強調學習,而應該是工作實戰和對外輸出,這也是為什麼說產品經理不能被培訓的原因,在這個階層上,培訓知識開拓思維而已。
如果你是產品實習生、助理、主管級別,那麼特別強調學習,快速入門讓步進入成長通道。如果是騙技能性的,如原型圖、流程圖等,其實也不用去學習太多,大量的模仿和聯絡的效果是最好的。而偏創新方面的部分,重點是看大量的案例分析練習。
對於還沒入門的同學,再看產品總監講出來的乾貨的時候,必須要學會選擇對自己成長有幫助的內容,千萬不要噎著。
下面是我在學習的過程中參考的一份<a name="zhao_pm_p1-3">p1到p3</a>級的產品經理的能力學習圖。

image
- 騰訊產品經理能力模型

image
- 百度產品經理能力模型

image
ofollow,noindex">騰訊產品經理能力素質模型
在下面這張圖中,對於初級的同學來說,主要是“產品能力”:

image
應該如何學習
就像我們在上學的時候上課一樣,一天的課程安排是多門課穿插學習的,而不是專門拿出一個月的時間從頭開始每天之上那一門課。
在學習提高產品能力的時候,我們需要學習 使用者分析、需求挖掘、產品調研、功能和流程、原型設計與PRD、專案管理等等。除非你是想在某個非常細分的領域成為頂尖大牛,對於一般人而言,最好的方法是各個方面的學習齊頭並進,並且把自己的學習儘可能的應用到工作中。另外,如果在學習的過程中,保持輸出,把自己所學的儘可能的分享出來,那將會有更好的效果。
這是我在學習產品能力的第1篇學習筆記。歡迎給拍磚。
我的個人網站
學而時習之 · devzh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