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調研覆盤整理
簡單介紹下,我們現在做的專案是兒童語文閱讀教育的小程式,目標使用者是1-3年級的小學生,所以我們需要去了解現在小朋友的喜好,更好的為產品設計做支撐。
首先確定使用者調研的基本方法。做UI設計已經有一段時間,現在的追求是能夠在自己喜歡的領域沉澱精品,基本的設計規範和工作流程已經熟悉,設計不再是追求效率,而更加註重的是設計的美感,細節的打磨和使用者體驗的提升。追求“一稿過”或許是個設計師謊言。之前看《騰訊方法》的時候,也瞭解到大廠的設計師,為了使用者能改版四十幾次,另外多益遊戲的美術也是一稿能改四十幾遍,所以“一稿過”不應該成為我們的追求目標,這樣會限制自己的水平和眼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才應該值得我們追求,我認為細心打磨總還有提升的空間。我們成人與小朋友對美的感知有所不同,為避免刻板印象,我們需要進行小朋友的調研。針對小朋友的特點,我們儘可能提供選擇題給他們選擇,同時也應當設定相應的開放性題目。
說下調研的核心,即調研的方法和步驟:
1.明確任務:即明確產品需求,根據產品需求點,去找競品對應功能頁面,形成調研問題
這時候產品需求已經確定下來,專案經理或者產品會出甘特圖,分模組讓大家把自己的用時寫上。我們就需要依據甘特圖裡面的模組(主要還是完整頁面為單位),來進行使用者調研的問題設計。我的方法是,直接把原型圖主要功能頁面全部拎出來,然後對比競品(競品需要在競品分析環節把數量確定下來,大概30-50個產品,詳細我有後續補充競品分析的文章),把這部分功能競品做的好的全部拎出來,單獨放在一個資料夾裡面。而不是泛泛的,沒有具體內容的去進行使用者調研,在工作中我們一定要講究腳踏實地,避免形式主義,只講乾貨。
舉個例子,比如登入頁。針對這個需求點,我們把登入頁設計得好的競品,全部截圖好放到一個資料夾裡面。只有真真正正去研究競品,才能實質性的開啟自己的視野。設計網站上的概念稿作為我們對設計趨勢的把握,增加設計的創意點。市面上做的好的競品經過了使用者市場的檢驗,當然使用者使用這個產品也不一定說明設計就很好,所以我們要有批判性思維,去批判性的吸收,而不是全盤吸收。
其他功能頁面也是這樣的做法。彙總好所有頁面以後,要進行挑選,把你覺得不那麼美觀或者風格類似的,直接砍掉。把剩下的4-8張放在一張大圖片裡面,方便給調研使用者做對比和快速選擇,同時也減少自己圖片來回切換的麻煩 。
2.設計問題
我們根據功能模組進行問題材料準備以後,就要開始設計問題。針對小朋友我們的問題應儘量簡潔,通俗易懂。比如登入頁的設計可以直接提問:這幾張圖你最喜歡哪一張。根據小朋友的回答我們進行分析,在提問的過程中也可以進行更細緻的提問,比如喜歡哪個顏色,為什麼喜歡這張圖等。我們的答案需要進行多次的驗證而不是隻提問一次,然後僅憑這一次作答來判斷小朋友的喜好。小朋友的想法也可能僅限於你所問的這道題,換個語言環境問可能又是不同的看法了。針對小朋友注意力難以長時間集中的問題,應把回答問題的時間控制在一小時以內。
3.模擬用研
把問題跟素材準備好以後,應找一兩個同事來進行一次模擬練習,看看會遇到哪些問題,需要去完善細節。修改以後可以在腦海裡在過一遍,針對兒童特點建議提供多個電腦裝置,以便可以同時展示圖片方便選擇。
4.與家長溝通協調
我們在開始用研準備工作的時候,就應該同步通知好家長,給家長協調好時間,並且做個詳細的情況說明,比如我們這次是什麼活動,需要小朋友做些什麼,活動後會得到什麼等。避免家長含糊不清隨意講的理由把孩子帶過來,一旦造成孩子心理落差大,就會出現無法配合調研的情況出現。所以要確保家長已經知悉我們活動的相關細節。
5.地址選擇
針對小朋友活躍吵鬧的普遍特點,我們選址應該儘量避免咖啡廳這種不能大聲喧譁的地方,選址也儘量能夠有足夠大的容納空間,最好是比較有意思,小朋友喜歡的地方,這樣也便於下一次再約小朋友過來訪談,留下好印象。
6.出發前檢查事項
出發前檢查好文件、裝置、準備好獎品、以及接待家長和孩子的簡單禮儀培訓、意外情況應對措施等
7.在調研過程中反覆去驗證
多次驗證色彩、風格、字型、插畫等,得到一個大致的方向。
8.調研總結
首先要明確一個問題,我們做小規模的使用者調研不足以支撐大部分小朋友都這樣的的結論,所以使用者調研是一件階段性的、長期的、持續的事情。我們需要每隔一段時間做一下使用者調研,收集使用者的反饋,適當及時的進行修改補充,提升產品的使用者體驗。
調研結果也是顯得零碎分散,需要設計師結合自己的思考進行統一的歸納,難以顧全所有喜好。在給小朋友選擇的時候,也伴隨著選擇的風格不一致的問題,這時候我們要仔細總結好他們更多偏向哪種,進行多次確認。最好產品上線前能找小朋友進行小規模使用反饋,及時調整。
以上是我的使用者調研心得,歡迎大家交流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