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線下融合 廣東廢棄手機回收利用迴圈鏈條逐漸形成
![]() |
愛回收員工正在對手機進行質檢 圖/愛回收
![]() |
二手手機經質檢後按級別分類 圖/愛回收
用移動網際網路的方式解決移動網際網路的問題
金羊網記者 樑栩豪 李鋼
廣東,是網際網路大省。
《廣東省網際網路發展水平》報告顯示,截至2018年9月,全省移動資料及網際網路業務總量同比增長167.2%,多項網際網路指標均在國內排名首位。而國內手機制造產業的半壁江山,為廣東企業所佔。如火如荼發展的移動網際網路正在不斷改變著各行各業。
只是,繁華之下,也有憂思。
當下這個全民標配智慧手機的年代,有個問題日益突出——手機或者其他資訊電子產品在淘汰後,該如何處理?難道一扔了之?
廣東:努力構建迴圈經濟體系
汕頭貴嶼,當年的“電子垃圾之都”的案例,依然在告誡著人們,當我們在享受資訊科技的先進成果同時,如果不加以重視和精心構建,被破壞的環境終將讓我們嚐到惡果。若被隨意散扔,手機中的鉛、鎘、水銀等重金屬會滲入土壤和地下水,威脅生態環境和人體健康。若閒置在家中,鋰電池老化也有發生火災的危險。
有句話說得好:“垃圾,都是放錯地方的資源。”
構建起現代化、成體系的迴圈經濟,是解決之道,是當務之急,是“綠色發展”的重要內容。
廣東,早在2005年就已開始謀篇佈局。當年,廣東省建設節約型社會發展迴圈經濟領導小組成立,2009年後併入廣東省節能減排領導小組,2010年《廣東省迴圈經濟發展規劃(2010-2020)》出臺,規劃到2020年,廣東要成為我國迴圈經濟的高水平發展區。
“正規軍”關注手機環保處理
時至今日,在政策鼓勵下,在市場的推動下,廢棄手機回收利用的完整迴圈鏈條已逐漸形成,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將“環保回收”作為處理閒置手機的第一選擇。
一部舊手機被淘汰後的歸宿是什麼?
這個問題有了新的回答: “手機回收”成了消費者的選擇之一。
其實,廢棄手機回收利用價值潛力巨大,在經過正規渠道進行環保回收處理後,即可實現資源的再利用,並減輕環境負擔。
速途研究院釋出的《2018中國3C回收平臺研究報告》(下稱《報告》)顯示,手機已成為3C產品中消耗更迭頻次最高的類別,中國消費者的手機平均更換週期為18個月。同時,中國智慧手機保有量為10億部左右,每年大約有3億至4億部手機被淘汰。
隨著5G逐步商用,二手手機市場規模將進一步擴大。在此影響下,更多的人選擇將廢棄手機“賣了換錢”。廣州市民胡先生便熱衷於購買廠商每年推出的最新機型,並將舊手機轉手出售,緩解購新機的資金壓力。
胡先生回憶,此前,二手電子產品回收市場一直被“黃牛”和個人商販壟斷,許多消費者即使有回收廢棄手機的需求,但苦於找不到正規的回收渠道,只能找個人商販處理或者直接丟棄。“賣了覺得很不值,直接丟棄又會汙染環境。”胡先生說。
藉助“網際網路+”、大資料等資訊科技的蓬勃發展,一些“正規軍”——專業化的網路二手電子產品回收平臺已經陸續入場,打破了消費者與商家之間資訊不對稱的鴻溝,並關注到使用者定價、環保處理等系列回收行業的痛點問題。
質檢分級
將廢棄手機回收價值最大化
那麼,廢棄手機在進入回收利用鏈條後,將被如何處理?羊城晚報記者通過走訪,探索廢棄手機被回收後的“今生來世”。
“愛回收”是中國最大的電子產品回收、以舊換新服務提供商。據瞭解,2018年,愛回收處理了約1000萬臺二手電子產品,單月交易額超過10億元。目前,愛回收在深圳市設有運營中心,並在廣東省設有近百家線下門店。
記者在愛回收門店瞭解到,回收仍是鏈條的開始,但與傳統回收模式不同的是,愛回收主打“環保回收”,並利用網際網路優勢建立了一套自有回收體系,即“先回收,後處理,再售賣”。
廢棄手機進入處理關後,首先要進行質檢分級。
據愛回收品牌公關高階總監田牧介紹,由於二手手機屬於非標品,目前國家尚無統一的行業標準。對此,愛回收制定了一套完整的二手電子產品分類制度,所有回收來的電子產品會在運營中心被劃分為六個大等級,其中設定了從S到K共計12個分級,發現的問題則被分為八組。
“例如,顯示與功能完好,外殼與螢幕微有瑕疵的產品被歸為A級;外殼斷裂缺失或輕微彎曲,碎屏、顯示完好但有色差、攝像頭與電池存在功能性問題的裝置,被劃為D級。”田牧介紹。
據介紹,質檢分級是對廢棄手機進行環保處理的必經工序。在廢棄手機貨源接近飽和的情況下,只有完成質檢分級,才能對損壞程度不同的手機進行分類處理,最大化挖掘廢棄手機的可回收利用價值。
隱私清除
按手機品質決定去向
被回收手機中的隱私資訊能否被徹底清除,是困擾消費者和二手回收平臺兩方的問題。《報告》顯示,資訊保安是影響使用者選擇3C回收平臺的首要因素,佔比高達68.5%。因此,在完成質檢分級後,還要對使用者的個人隱私和資訊資料進行深度清除。
田牧表示,愛回收從2011年起,就已經採用了符合國際ACI標準的資料清除技術,對於具有使用價值的產品,進行多次磁碟複寫。同時投入千萬元資金,運用Blancco技術為廢棄手機做深度隱私擦除。據瞭解,Blancco技術是全球頂尖的電子產品隱私資料清除技術,曾獲得十餘個國家的安防安全認證。
此外,各大運營中心均設立隱私清除實驗室,明確隱私清除步驟與流程。當完成一部手機的隱私資料清除工作,運營中心就會向裝置的提供方報告進度,並最終給出一份詳細的隱私清除報告。
在完成質檢分級和資訊清除後,此時的廢棄手機通常有三種去向:品質較好的高階機型經過清潔、安全處理等工序後,即可通過愛回收旗下的二手電子產品代拍平臺“拍機堂”等渠道重新進入市場;品質一般的中低端手機將通過競價批發的方式,提供給三至六線城市的線下店渠道商。同時,還將通過海外渠道,輸往全球數千家如亞非拉、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的回收商;而品質較差的手機將送往環保拆解廠提煉降解。
環保處理
報廢機也能“物盡其用”
進入環保拆解環節的手機通常是報廢機,但這並不意味著它已毫無回收利用價值。
記者瞭解到,足量的廢棄手機中,含有較可觀的黃金等稀貴金屬。據業內人士介紹,一噸手機的含金量至少300餘克,甚至超過了品質較高的金礦。
但商販或小作坊簡單的拆解處理,並不能將廢棄手機的回收利用價值最大化。甚至處理不當時,廢棄手機中所含的鉛、鎘、水銀等金屬還有可能滲入土壤和地下水中,威脅生態環境和人體健康。
愛回收選擇與全球範圍內多家從事金屬提煉和環保拆解企業合作,對報廢機進行拆解處理。拆解企業將提取廢棄手機中可迴圈利用的貴金屬材料,並防止有害材料汙染環境。最終,拆解和提取出來的零部件和貴金屬將再次回到新的製造業大迴圈中。
至此,一部手機在完成其“生命週期”內的使命後,又會以一種全新的“形象”,再次回到人們身邊。
愛回收創始人兼CEO陳雪峰此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比拆解更環保的方式是“物盡其用”。通過建立業內標準,為符合條件的電子產品提供二次流通平臺,對不符合條件的電子產品再進行環保拆解,而這也是愛回收一直貫徹的環保理念。
2017年1月,廣東釋出 《廣東節能減排“十三五”規劃》,不僅繼續強調要大力發展迴圈經濟,還特別指出,要“推廣"網際網路+回收"模式。加快網際網路與資源迴圈利用融合發展,支援再生資源企業利用大資料、雲端計算等技術優化逆向物流網點佈局,建立線上線下融合的回收網路,各地級以上市逐步建設廢棄物線上回收、交易平臺”。
用移動網際網路的方式,去解決移動網際網路的問題。
這,就是廣東給出的解決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