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人做產品經理有哪些優勢
本來想把標題擬為“技術人做產品有沒有優勢”,這樣的標題看起來更加的懸念,能增加不少的閱讀量。但是考慮到“技術人做產品有沒有優勢”這個問題的答案已經呼之欲出了,刻意用這個標題會有故弄懸疑的嫌疑,所以還是起了一箇中規中矩的標題:“技術人做產品經理有哪些優勢”。但是出於文章的嚴謹性,還是要先來討論下技術人做產品經理到底有沒有優勢。如果做這個論證,我想最好的辦法就是直接給資料,這樣子會比較有說服力,也避免了部分讀者會認為作者在忽悠人。大家都說產品經理是最接近CEO的人,我覺得每個公司最重要的產品經理就是老闆,公司老闆考慮最多的是產品的定位,產品的賣點,產品的市場,產品的營收等。我們來看下國內市值前10名的網際網路公司老闆中有多大比例的人是有技術背景的。

image.png
這份榜單上的公司老闆大家應該都不陌生。在這些老闆中,除了馬雲沒有技術背景,其他的人都有技術背景。
我們再把目光放到全球,下面是維基百科提供的2015年全球網際網路公司排名的前二十位。

該榜單上的網際網路公司老闆中有兩人沒有技術背景,這兩人的公司分別為:阿里巴巴,樂天。另有兩家公司創始人沒辦法確定是否有技術背景。這兩家公司分別為“ODIGEO”“ASOS.com”。其他的十六家公司的創始人均有技術背景。那麼答案也就很明顯了,技術人做產品經理更加公司創造出成功的產品,也就是說技術人做產品經理存在優勢。我們再來分析下技術人做產品都有哪些優勢。
一、技術理解力
產品經理的工作可以理解為以下的工作。第一是找到使用者需求,第二是針對這個需求開發出體驗優良的產品。第三是把這個產品進行推廣,讓更多的人使用。第一點,找到使用者的需求。這裡的找到並不只是說通過使用者反饋,很多的使用者並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所以找到使用者需求,很多的時候實際上是創造使用者的需求。舉個例子,蘋果手機在被髮明之前沒有人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一個大屏的手機,可以直接點選螢幕進行操作的手機。是喬布斯找到了使用者的這個需求,並開發出了相應的產品。同樣的,在直播app開始流行之前,沒有人知道自己有開啟app,去看別人直播的需求。在QQ被開發出來之前,沒有知道自己想要一個登陸電腦就能跟人發訊息的軟體。在網際網路領域,這種創造出使用者的需求往往和技術的進步相關,也就是說有技術背景的人能夠更加深刻的理解技術的變化能夠給人們的生活帶來的改變。按照摩爾定律,每一年半的時間,一個晶片中的電晶體的數量就會翻一番,我們可以理解為每一年半的時間,晶片的效能就會翻一番。懂技術的人能夠理解這翻一番能帶來多大的改變。也因此創造出了新的產品,例如VR,AR。產品經理的工作中的第一點,找到使用者需求,這一點和產品經理有沒有技術背景相關,有技術背景的人更能理解技術變化帶來的改變。近期快播的創始人王欣出獄後要開始做區塊鏈的產品,王欣有技術背景,也就能理解區塊鏈技術能給人生活帶來的改變。產品經理的工作的第二點,針對需求設計書體驗優良的產品。因為需求本身是來自於人對技術的理解,開發出體驗優良的產品就是把對於該技術的理解進行落地,這方面也需要人有技術背景。
二、和技術人員的溝通
產品經理包括初創團隊的老闆,每天都需要和公司的技術人員進行溝通,如果產品經理本身有技術背景,那麼和技術人員溝通起來也就會更加的輕鬆。我此前和一些不懂技術的產品經理介紹一款推送產品。這款推送產品是國內比較知名的推送產品,當我說到這款產品的時候,大部分的產品經理反應都是問我“什麼是推送?別人為什麼要用你的推送?為什麼不能自己做推送?”。於是我在心理告訴自己要沉住氣,然後再條理清晰的向我的朋友介紹什麼推送,以及為什麼要用別人的推送,為什麼不能自己開發。從技術原理到產品的產品成本,最後我的產品朋友才和我說懂了。原來是這樣子。而當我向一些懂技術的產品經理說到推送時,他們立馬就能明白了什麼是推送,還有為什麼要用別人的推送。這就節省了很多的溝通時間。因此一個有技術背景的產品經理,因為本身對於技術有較深刻的理解,所以在和技術人員溝通時,能夠有更高的溝通效率,這一方面節省了溝通的時間,一方面也能加強團隊中各隊員的磨合,最終也會在工作成果上體現出來。另外一個方面,有技術背景的產品經理也比較容易取得技術人員的信任,因為技術人員知道你和他溝通起來不會有較多的技術障礙。有技術背景的產品經理在設計產品時也能從技術實現的難易程度上進行考慮,最終設計出來的產品會控制在技術能夠實現的範疇之內,且如果能從技術實現的難易程度做考慮的話,也會提高團隊的開發效率。因此也就更加的能獲得技術人員的信任,可以說這樣子的產品經理在跳槽時想要帶走一批技術人員,也是有可能的。
三、專案進度的把控
產品經理在實際工作中需要對產品的結果負責,這也是產品經理雖然和開發,設計是平級關係,但實際上對於開發和設計存在著管理的權力的原因。產品經理需要對結果負責,也就需要對專案的進度有一個把控。如果產品經理有技術背景,那麼他對產品在技術實現的難度會有一個大致的判斷,且能依此推斷出產品需要實現的大致時間。在產品的開發中對於專案的進度把控也就能更加的準確,如果技術人員在做產品實現的過程中發現了技術難題,有技術背景的產品經理也能更好的理解問題,並協商出一個合適的解決方案。而產品的進度有的時候對於產品的存活會有關鍵性的影響。就拿最近最火的吃雞遊戲來說,吃雞遊戲在國外大火之後,國內的遊戲公司也敏銳的感覺到了這個遊戲的市場,都開始著手開發遊戲產品。國內的一些遊戲公司在開發遊戲的時候甚至採取了多線並進的方式,開發人員3班倒,哪條線先做出來就能獲得公司內部的資源的支援。吃雞遊戲在國外火了之後,國內的遊戲廠商在幾個月後幾乎是同一時間點推出自己的吃雞遊戲。他們都在擔心如果讓競爭對手搶了先發優勢,後面再怎麼投入資源可能也彌補不會來。國內遊戲廠商中網易最早推出了吃雞遊戲《荒野行動》和《終結者2:審判日》,隨後幾天小米也釋出了自己的吃雞遊戲《小米槍戰》,隨後騰訊也推出了《光榮使命》跟《絕地求生》。在這種和競爭對手的賽跑中需要精確到小時的賽道,對於專案專案進度的把控也就顯得尤為重要,這個時候如果產品經理有技術背景,在開發的設計階段能依據截止時間點來設計產品,在時間開發的時候,對於專案出現的技術問題也能更好的做協調,取捨。對於專案的進度就能更加準確的把控,並最終可能決定了產品的成敗。
總結
一些技術人員可能覺得有技術背景做產品經理會有一些優勢,但是要我說我覺得這個優勢不是一些,而是很大,因為網際網路的產品本質上就是通過技術去改變世界。對於技術的理解能力,應該是每一個合格的產品經理應該具備的能力。
注:我的簡書號會每週會固定的釋出一篇和產品相關的文章,如果你看了文章,對我的內容感興趣,可以關注下我的簡書號。我們一起探討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