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讀書筆記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讀書筆記

人際關系 機會 處事 合作 -c 做事 想法 畢業 兩件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讀書筆記

昨天跟某人聊到效率的問題,想到之前看過一本《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遂再拿出來翻翻記個筆記吧。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這本書已面世快30年了。這30年以來,世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人們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價值觀都有了較大的改變,但翻了翻該書仍有一些新的心得和體會。這大概是不同時代的人們總會面臨一些相同的問題:

  • 譴責和抱怨,遇到問題就習慣譴責其他人和事,總是說:如果xxx,那該多好, 沒有承擔對周圍環境的責任。
  • 絕望無助,對現實無能為力,屈服於失敗和挫折,擁抱犬儒主義——“不要對生活期望過高,這樣你就不會對周圍的人或事失望”。
  • 面臨著與他人的分歧和沖突,無法互相理解以及達到合作共贏。
  • 個人無法平衡現在和將來的需要,停滯不前。

文中先介紹了三個有關個人成功的習慣,可以大幅提高人的自信。

  • 習慣一:積極主動。
    一方面,人有選擇的自由,也有選擇回應的自由,人能不受外界影響保持自己的心境而不是被動的受環境影響,“除非你願意,否則沒人能傷害你”;另一方面,人性的本質是主動的,應該積極思考,積極行動,少說“如果xxx,我就xxx”,而是思考我可以做什麽,然後去行動,這讓我想起了我的朋友圈裏帥氣的簽名“不要哀求,學會爭取,若是如此,必有所獲”,可以爭取自己正當的利益,爭取一個更好的機會,爭取妹子啊等等。當然事情本身會分為可直接控制的問題,比如自己鍛煉,這種通過培養正確習慣來解決;可間接控制的問題,比如需要他人溝通配合,這些通過施加自身影響力的方式來解決;無法控制的問題,比如生老病死,那就泰然處之,平靜的接受。主動選擇的可能結果並不好,人的一生中總是會做出很多錯誤的選擇,但對於我,我更怕遺憾。

  • 習慣二:以終為始。
    做任何事之前都必須有自己的方向,大到人生的理想和規劃,小到早上到公司想想今天該做什麽。有了目標才能指定計劃思考做法,然後專心高效的去做。“管理是正確地做事,領導則是做正確的事”, 這句話意味著每個人都需要做自己的領導,決定自己的人生方向。世上形形色色的人,有些人以工作為中心,有些以享樂為中心。剛畢業的時候我以工作和錢為中心,後來感覺錢這麽多沒時間享樂不開心啊,結果後來羅老師說我在世上的使命不是吃喝玩樂,而是服務眾生,我懵逼了,所以我也在不斷摸索尋找人生的方向。

  • 習慣三:要事第一。
    如何分辨輕重緩急與培養組織能力,是時間管理的精髓。剛工作的時候我幻想著把老大派的活幹完,然後可以幹點自己的事情,每天忙忙碌碌,但是待辦事情列表裏從沒成功清空過,後面分清了哪些是重要的事,把老大關註的事情先解決了,然後輕松愉快的再做剩下的事,壓力一下就小了很多。在時間管理矩陣中,事情總是分為4種:
    1.重要緊迫:危機\迫切的問題
    2.重要不緊迫:預防性措施\建立關系\明確新的發展機會\制定計劃
    3.不重要緊迫:會議\訪客\報告
    4.不重要不緊迫:瑣碎忙碌的新建\不重要的電話信件\消磨時間的活動
    總是做重要緊迫的事情也不行,它會占據你全部時間和精力,把你榨幹,讓你精疲力盡,疲於奔命,然後感覺沒有什麽成長。需要把精力逐步集中到第二類重要不緊迫的事情上去,這樣才能提高個人的處事能力。關鍵的日程安排步驟是:確認角色,你在工作生活中擔當的角色;選擇目標,你決定接下來需要完成的一兩件要事,作為你選定的目標;安排進度,把每項任務分配到具體的時間去做,留一些空白時間作為buffer,保證自由和靈活性來應付突發的情況;每日調整,審視進展和一些突發事件對每天的要務安排適當的調整。
    若要集中精力於當前重要的事物,就要排除其他不重要事物的幹擾。此時需要有說“不”的勇氣,在急迫和重要之間知道取舍,人每天的註意力是有限的,不能貪心。可以嘗試把一些事情授權給別人去處理,自己去做一些有價值的,更高層次的事情。當然,如何授權又把控質量和風險又是一門學問了。

隨後是追求公眾成功的三個習慣,幫你重建和鞏固人際關系。

  • 習慣四:雙贏思維。
    與人交往有六種模式:1.利人利已;2.兩敗俱傷;3.損人利已;4.獨善其身;5.舍己為人;6.好聚好散。
    長遠來看,不是雙贏,就一定是兩敗俱傷。若不能雙贏,那不如好聚好散。
    如何達到雙贏的過程呢:首先,從對方的角度看問題。其次,認清主要問題和顧慮。然後,確定大家都能接受的結果。最後普i,實現這種結果的各種可能途徑。

  • 習慣五:知彼知已。
    首先尋求了解對方,然後再爭取讓對方了解自己。我們通常把別人理解自己放在首位,然而你想明白一個人,那就要聆聽他說話。同別人交流的時候,可以試著拋開自己的經驗,盡力真正了解對方,就算他們不願意向你吐露自己的問題,你也要感同身受。當我們真正做到深入了解彼此的時候,就打開了通向創造性解決方案和第三條道路的大門。

  • 習慣六:統合綜效。
    統合綜效的基本心態是:如果一位具有相當聰明才智的人跟我意見不同,那麽對方的主張必定有我尚未體會的奧妙,值得加以了解。在溝通時,敞開胸懷,接納各種想法,同時也貢獻自己的淺見。如果堅持雙贏模式,確實願意努力理解對方,你就能找到一種讓每一個人都受益更多的解決方案。

最後一個習慣可以時時為你充電。

  • 習慣七:不斷更新。
    習慣七就是個人產能,它從四個層面更新你的天性,那就是:身體、精神、智力、社會/情感。
    1.身體:健康飲食,充足休息以及定期鍛煉
    2.精神:有些人通過欣賞優秀的文學或音樂作品來實現精神層面的更新,還有些人是通過與自然交流來達到同樣目的。如果我們能夠用心把握生活的方向和生命的真諦,就如同得到了一把可以聚攏一切的大三,源源不斷地賜予我們心得力量。
    3.智力:主要靠教育,借此不斷學習知識,磨礪心智,開闊視野。
    4.社會/情感:可以在與他人的日常交往中完成這項工作,但練習還是必要的。

最後這七個習慣存在密不可分的關系:
越是積極主動(習慣一),就越能在生活中有效地實施自我領導(習慣二)和管理(習慣三);越是有效管理自己的生活(習慣三),就能從事越多的第二類事物的更新活動(習慣七);越能先理解別人(習慣五),就越能找到統合綜效的雙贏解決方案(習慣四和習慣六);越是改善培養獨立性的習慣(習慣一、二、三),就越能在相互依賴的環境下提高效能(習慣四、五、六);而自我更新則是強化所有這些習慣的過程(習慣qi)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讀書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