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軟件工程網絡15個人閱讀作業2

軟件工程網絡15個人閱讀作業2

原則 建設 發現 心理 積極 為什麽 當事人 期望 科學

提出問題

快速通讀教材《構建之法》,並參照提問模板,提出5個問題。
如何提出有價值的問題? 請看這個文章:http://www.cnblogs.com/rocedu/p/5167941.html ,以及 在互聯網時代如何提問題。 還有這些要點:

在每個問題後面,請說明哪一章節的什麽內容引起了你的提問,提供一些上下文
列出一些事例或資料,支持你的提問。
說說你提問題的原因,你說因為自己的假設和書中的不同而提問,還是不懂書中的術語,還是對推理過程有疑問,還是書中的描述和你的經驗(直接經驗或間接經驗)矛盾?

問題一:

在書本的339頁,提到了所謂“事後諸葛亮會議”,說的通俗點也可以說是項目總結會。其中提到了會議間的一種分析法——5WHY(五問法)書中語句對其解釋如下:其關鍵在於,從現象和結果入手,不管面子問題,不管小團隊的邊界,沿著因果關系鏈條,打破砂鍋問到底,直到找出原有問題的根本原因。

然而從這些語句中我並不能清晰地了解到五問法的具體用法,故查詢了一下資料,具體如下:

5WHY從三個層面來實施:
一、為什麽會發生?從“制造”的角度。
二、為什麽沒有發現?從“檢驗”的角度。
三、為什麽沒有從系統上預防事故?從“體系”或“流程”的角度。
每個層面連續5次或N次的詢問,得出最終結論。只有以上三個層面的問題都探尋出來,才能發現根本問題,並尋求解決。

因為在學校中也有擔任過學生幹部,組織負責過大型活動,也有開過策劃會,總結會等。尤其在總結會上,運用的提問方法總是覺得不是那麽盡如人意。而這次所學的五問法給了我一個較大的啟發。
但是令我仍有疑慮的是,這種帶有“打破砂鍋問到底”色彩的提問方式,總覺得有點破壞團隊和諧的意思。是否在實際運用中可以顯得委婉一些?

問題二:

書本的92頁中,提到了再向別人提供反饋時,為了讓對方更容易接受所使用的“三明治”方法。書中對其該方法解釋如下:最好是先來一片面包,做好鋪墊:強調雙方的共同點,從團隊共同的願景講起,讓對方覺得處於一個安全的環境,然後再把肉放上,即把建設性的意見加工好,不宜完全沈溺於過去的陳年谷子爛芝麻,給別人做評價下結論,最後再來一片面包,鼓勵對方把工作做好。看起來好像很復雜,似懂非懂,具體來說三明治方法到底是什麽呢?查詢資料後,其實很簡單,即所謂的三明治效應,其定義如下:

在批評心理學中,人們把批評的內容夾在兩個表揚之中從而使受批評者愉快地接受批評的現象,稱之為三明治效應。
這種現象就如三明治,第一層總是認同、賞識、肯定、關愛對方的優點或積極面;中間這一層夾著建議、批評或不同觀點;第三層總是鼓勵、希望、信任、支持和幫助,使之後味無窮。這種批評法,不僅不會挫傷受批評者的自尊心和積極性,而且還會積極地接受批評,並改正自己的不足方面。

這樣一來整個概念就清晰了很多,其實這個方法可以廣泛地運用於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在良好友善的氛圍下推動事件的解決。
但我的疑問在於,這種方法是否適用於繁復的交流?如父母與孩子間發生某一件事,或者上司與員工間的一次引導建議,這種情況下三明治方法固然簡單有效,因為事件是偏向“一次性”的。但如果運用在兩個結對編程的夥伴間呢?一個程序可能我要對另一方短時間提出許多次建議,這種情況下每次都使用該法則顯然顯得繁瑣、造作,也不合適。說到底,人在溝通上,最根本的還是情商,不能一味套用方法。

問題三:

書本的346頁中,提到了所謂“靈光一閃”的時刻與創新之間的聯系。書中引用了阿基米德發現浮力定律以及牛頓發現萬有引力的“靈光一閃”故事,引出了其觀點:他們沒有提到這些科學巨人在頓悟之前就已經在相關學科打下了深厚的基礎,同時他們也為這些問題進行了長時間的思考,那些看似神奇的時刻才會光顧他們以及另一個推論是——不要一開始就想著找到並拼對所有的拼圖塊,以為能夠打造一個巨大的創新。書中的觀點意在告訴我們靈光一閃只是契機,本身的基礎必不可少。但書中也提到找到最後一塊拼圖的人會獲得最大的榮譽。那麽,在自己功底已然紮實的情況下,如何能夠抓住所謂靈光一閃的機遇,找到最後一塊拼圖?是否有思維上的獨到之處?如果有,如何培養呢?

問題四:

書本的138頁中,提到了在一個團隊中應該“各司其職,對項目共同負責”,引用了下棋的例子:旁觀者不用負責任,而當局者則相反,所以兩者之間的看法自然不會相同。書中說道:團隊中航的每個角色都有自己的職責,與此同時,團隊的各個角色合起來,對整個項目最終的成功負責,為什麽?因為每個角色在其職責範圍內的失敗都會導致整個項目的失敗,而且各個角色的工作都是互相滲透,互相依賴的。這句話向我們闡明了團隊中的每一份子都有自己所應肩負的責任。但我的疑惑在於,在書中引用的下棋例子裏,所謂旁觀者說的建議是否完全無用呢?負責的是自己,下決定的也是自己,但是否就可以因為這樣而一意孤行拒絕外來的建議?對此,我也上網查詢了部分材料:

俗話說“旁觀者清,當事者迷”,由於旁觀者的客觀條件,可以不受當事人所承受利害關系和主觀觀念的影響,所以,他們的話往柱具有客觀性,具有敏銳的判斷力,很少存有對哪一方的偏袒性,並且也不存在對某—目標的特殊期望值,因此,他們的話往往是吏值得聽取與采納的。對於旁觀者的意見,當事人往往視其不了解情況而予以輕視,這是非帶錯誤的。雖然,旁觀者有時確實不如當事備熟悉 事情的內幕和細節,但他們要比當事人更容易察覺問題的關鍵 所在,這樣才可以找出困擾當事人的麻煩是什麽,忽略和排除 那些原本無關緊要,但卻容易引起矛盾和成見的細枝末節,從 而盡快接觸問題的巾心,提出比較中肯的意見,或十分行益的啟發。

以上材料作為參考,我覺得還是很有價值的。那麽最終的問題就在於,如何讓自己能夠掌握在“堅持自我想法”與“聽取他人意見”之間取得最完美的黃金比例?

問題五:

書本的348頁中,提到對於人們來說,未必喜歡創新。究其原因,書中原話如下:

為什麽我辛辛苦苦想出來的點子得不到領導或同事的贊賞?這裏面有好幾個原因:
- 個人自負/嫉妒:這個想法居然被你想出來了,老子不能接受。
- 面子或政治因素:這個東西要是搞成了,我很沒面子。
- 優先級:我已經有10個創新的點子,沒時間和資源去處理新的想法。
- 安全:不創新,我沒有風險;要創新,我可能會失去一些東西。
- 習慣:這不是我們做事的習慣,不符合我們一貫的原則。
- 動機:我能從中得到什麽?我為什麽要幫你?

顯然,根據這些觀點,自然也能理解了為何有人不喜歡創新。拿自身經歷來說,以前組織某些活動的時候,策劃書中部分內容可以說是一年一年幾乎毫無變化的。當有人提出創新意見時,大家就會有這樣的顧慮:之前我們沒這樣做過,沒有經驗,萬一在自己手上辦砸了怎麽辦?
所以,我認為有創新的能力自然是實打實的本錢,但懂得如何去推廣自己的創新也同樣重要。那麽,如何才能讓他人理解、贊同自己的創新呢?

軟件工程網絡15個人閱讀作業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