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3.5星|《產品覺醒》:針對網際網路商業和產品的評論與思考,有實踐有洞察

3.5星|《產品覺醒》:針對網際網路商業和產品的評論與思考,有實踐有洞察

產品覺醒:產品經理的視角與方法論

主要內容是針對網際網路行業的商業評論與產品思考,也有一些創業的心得體會,是作者釋出在新媒體上的文章的集結,寫作時間主要集中在2015-2017這三年。這些評論與思考的水平,我認為超過了相關媒體文章的平均水平,有作者自己的洞察。

作者有數次創業經歷,專案都不大,書中分享了不少失敗的經驗教訓,這顯然比成功經驗更有價值。

作者的一個社交APP專案,看書中的語氣算是比較成功,剛才搜了一下最後一版是2016年8月釋出的。作者還做過一個人工智慧看面相的專案。

總體評價3.5星,還不錯。

以下是書中一些內容的摘抄:

1:在這套模型中,產品型別的縱向演化比較容易,橫向比較難,斜向則很難。具體來講,就是社交到娛樂產品的轉化,以及工具媒體到電商O2O的轉化,都是比較順暢的,而社交與電商的互相轉化是比較難的,因為它們分別處於“主觀感性”與“客觀理性”的對立產品象限。P7

2:上門洗車這種模式,恰如超市把4.5元的大可樂送貨上門,同時失去了搭售高毛利商品的機會。如果做不到上門換屏一樣的高毛利支撐,倒閉是遲早的事。P10

3:而滴滴和優步的低價加補貼策略,恰恰動搖了自身生存的基礎。價格本來就是很好的篩選器,專車市場的高定價高階車款篩選出了一批懇意為史好乘車體驗買單的價值使用者,並且可以為平臺帶來很好的抽成收人,這是滴滴和優步早已實踐證明的。由於專車定位高於計程車市場,對其影響極其有限,可能還能因為解決出行矛盾被交通部門口頭獎勵。P16

4:我在討論社交產品時,經常會提出一個觀點:熟人社交對網際網路產品是最沒價值的。P34

5:但很可惜,由於先天的定位和產品邊界所限,微信的產品價值與商業價值之間,還隔著很多個陌陌。微信被管道化這個事實比較容易理解,有人在微信上賺錢,不代表微信本身好賺錢,這個處境與微博類似。P35

6:於是,我們不難看到一個悖論,即健身房掙的,是大家不健身的錢。如果辦卡的客戶都以有實際健身效果的頻率來健身,那麼健身房要麼因為人滿為患而環境迅速劣化,要麼因為無法持續賣會籍卡而現金流出現問題。當然,這兩個問題也可能同時出現。P51

7:換言之,早起、愛運動,愛閱讀愛學習,並非後天的勤奮,而僅僅是個人的一種習慣或者愛好,本質上與貪吃貪睡並無區別。於是第二個結論就是,成功的網際網路產品,往往聚合了有能力滿足自己某種需求的使用者,來製造一種“他們是通過這個 App實現需求”的假象給其他使用者看。P52

8:概括一下,即健身類App要賺錢,就聚集一批健身達人做榜樣,賺大多數人不健身的錢。P53

9:而近幾年的知識付費、讀書會、付費社群等名目繁多的學習型產品,本質上都是花錢請別人幫自己嚼饅頭,而錢花掉了,饅頭別人也替你嚼好了,最後使用者都懶得嚥下去。近期瞭解到知乎Live的付費使用者到課率僅有7%,可以說是非常生動地反映了這一情況。P54

10:於是,在這類產品和服務裡,就會出現這樣的奇怪情況:使用者或者貢獻了錢,或者讓產品名利雙收。而產品的運營方也很容易用那些有成就的使用者作為例子來宣傳自己的“療效”,殊不知付費加執行力,已經是最好的篩選器。換句話說,使用者因為本來就很努力和優秀所以花錢參加了培訓,而不是因為參加了培訓而變得優秀。P55

11:總之,以產品和服務交付的全流程來看,對線下的依賴程度,以及SKU的數量、密度,這兩個指標,才應該是當下網際網路產品的分類分析依據。P60

12:創業成功本來就是一件低概率的事情,跨界創業使這個概率更是低到了無法預測的地步,一般人是沒有勇氣去賭的。順便說一句,別看VC的中文意思是風險投資,但他們在做的,全都是希望投中包賺不賠的專案。P68

13:某著名網際網路公司老兵,經常心血來潮跨行業招空降兵給予要職,幾個月下來做不出成績一言不合就開掉,以至於其公司盛產過水大閘蟹,簡直成了網際網路行業的“陽澄湖”。P68

14:著名的某牛楠創始人連續折騰出五六個專案,橫跨餐飲、空氣淨化美業幾個領域,錢沒賺到還落了個“傳銷”的名聲,可是他當年找到了現金流業務,旗下的精油產品賺錢賺到手軟,不服都不行。現金業務到底有多重要?去看看當今A股或者全世界股市上面的上市公司報表,就會有更深刻的認識。P70

15:這幾年做微商的人,賺沒賺到錢,或者賺的錢有沒有留下,都是個未知數,但做微商培訓的人,確實有不少賺得盆滿鉢滿。更何況,微商狂招代理再壓貨的模式,本身也是賺想賺錢的人的錢。P71

16:其中種種,無非說明了一個簡單的道理:賺想賺錢的人的錢,是比較容易的。對方是否賺到錢不重要,反正你肯定是賺到了。P72

17:只是他提出的諸多需求之一。我逐漸發現,傳統行業進人網際網路行業的人,對需求的實現過程,總是有貪大求全的執念,與網際網路產品的快速迭代小步快跑的思維格格不人。並且,這種貪大求全,還不只侷限於產品本身。P76

18:我們設計出了一套規則。總結成一句話,就是微博引流、QQ群轉化。對男性使用者收費以回收微博的成本,對女性使用者免費備案。而男使用者進群后,根據繳費金額的不同給予不同的級別,對應不同的社交許可權。P79

19:因此,大多數此類產品,在宣傳時,都有意無意放大了自身給使用者帶來的賦能作用。實際上,能力還是使用者的,產品所做的事情,無非是篩選出一些具備這種能力的使用者作為案例,然後讓其他使用者認為,產品具備賦能的神奇作用。P80

20:我發現,以出差為代表的出行場景,蘊含著很強的社交需求。P82

21:如果想死得再快一些,就做低頻加非標,基本是網際網路創業的死穴。在低頻和非標領域,線下商業的優勢天然存在,因為流量和品牌的可沉澱,使獲客成本可控,並且低頻加非標往往意味著高利潤,在這一領域耕耘多年的傳統企業,多半有所斬獲,他們僅僅利用網際網路開展一點營銷活動,是為“網際網路+”。具體的例子就不舉了,婚慶、二手房等領域,企圖從線上打線下,近乎於痴人說夢。P88

22:所謂人之砒霜,我之蜜糖。微信的幾乎所有產品思路,對於普通產品和創業者,幾乎都是不適用和沒能力做到的。 反之,微信所鼓吹或反對的,恰恰是我們這些“光腳”的產品應該重點注意的。P94

23:聊起地圖的POI(位置資訊點)維護更新問題,他們說,北京的餐飲門面,換手更新率是30%。我問他們,是每年嗎?對方說,每月。P96

24:而從創業動機上,又有這麼幾種情況:我有一個想法、我想賺錢、我有一個好團隊想做點事、我有筆啟動資金想做點事、我覺得年紀輕輕想做點事、我覺得年紀大了要趕緊做點事,以及我失業了不得不自己做點事。P116

25:中國人有句俗話說得好:嫌貨的才是愛貨的。有爭議的產品,往往才是受歡迎被需要的產品。產品怎麼改都沒人搭理,才是真正令人絕望的。P129

26:最經典的微商更多做的是分銷。在微信上的刷屏行為,並非如你所想,很多情況下目的並不是為了拉動終端零售,而是通過晒產品、晒業績的方式,發展代理和下線。P131

27:這裡定義的剛需產品,是指明確服務於使用者某個高頻場景下的痛點需求,並可被使用者感知的產品。衡量一個剛需產品的標準也很簡單:在零推廣或遠低於業界平均水平的推廣投入情況下,使用者是否會通過口碑、搜尋、應用市場等渠道主動湧人。P132

28:當然,今天不只是討論女性在電商類產品中的表現。女性在社交類產品中也能體現,這就是女性表現出來的第二個特點,就是“晒”。P163

 

 

 

 

 


全文完


 2018左其盛好書榜(截至10月31日)

 2018左其盛差評榜(截至10月31日)

 2018讀過評過的書379本(截至10月31日)

 我的書單(從700多篇書評整理而來,截至10月31日)

 

 更多良心書評參見我的公眾號:左其盛經管新書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