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思維19/30:一個好產品,是從一個好故事開始的

關鍵詞:產品思維 使用者體驗 故事
01
資料是管道里的水,是一個常態,是一個結果。使用者研究不是總結一個數據,來證明自己的對錯,而是建立一個有代表性的故事。
一個好產品是從“第一隻羊”被真正滿足開始的。我們充分認識這“第一隻羊”,能夠完全用他的語言說話,你需要了解他的故事。
一個好產品,是從一個好故事開始的。
02
這節課繼續講從使用者的視角來審視自己的產品。
作為產品人,你需要能夠分層次地去架構、打磨你的產品。但前面說過,使用者不是專業的產品人,他們做不到有層次的去認識、理解你的產品。
但是,產品是給他們用的。你自說自話,不顧使用者的感受,哪怕你再專業,再有層次,使用者也不會買賬。
那怎麼辦呢?
從內向外,你用一套完整的認知框架建構你的產品;從外向內,你基於一個普通使用者的體驗去打磨你的產品。
這就好比,蓋房子一定要用專業人員去設計、建造,但是裝修卻要根據房主自己喜歡的方式而來。
用一種講故事的方式,從一個特定使用者的角度出發,記錄下他與產品或服務進行接觸、進入、互動的完整過程。
這就是使用者體驗地圖。
為什麼要講故事呢?
人都懶於思考,卻能自然地接受故事。以故事的方式,將你的產品呈現,不僅能減少使用者的認知負荷,還能有效卸下他的防禦。
03
你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對使用者來說卻是兩眼一抹黑。
這就是,白天不懂夜的黑!
繪製使用者地圖,就是在關鍵的地點給他點上一盞燈,讓他順利地找到他想要的東西,讓他愉快地在你這停留。
故事如何講起呢?
你的第一隻羊很重要。第一隻羊為什麼願意停留在你這裡?從他的視角發掘他的故事,這是其他同類羊都能聽懂的,能吸引更多的羊過來。
這裡的關鍵點是:第一,瞭解第一隻羊;第二,明確他的目標和預期;第三,明確你的服務觸點;第四,清晰他的使用路徑;第五,他的情緒曲線。
這個過程的核心是他的情緒。
之前講過,場景的關鍵是情緒觸發。描繪使用者體驗地圖,一定程度上就是預設他的情緒起伏地圖。
這裡的故事,是一種呈現方式,與之相對的是基於理性、資料的呈現方式。
說到這,我才真正理解,Windows的設計是多麼的反人性。
它就是假定,你跟他們的研發人員一樣懂他們的設計。所以它的很多彈框,很多設定,才是那麼的複雜。
連一個小孩子都能很快上手ipad,難怪蘋果成為第一個市值過萬億美金的公司。
04
每個人都是自己的產品經理,你抱怨知音難覓,高呼理解萬歲的時候,有沒有考慮過給你的使用者繪製使用者體驗地圖?白天不懂夜的黑,你會講自己的故事嗎?
------
東隅已逝 桑榆非晚
更多精彩在我的公眾號 sangyuren2018,歡迎掃碼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