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通證經濟大局觀(十八):邊際量續篇之使用者需求

通證經濟大局觀(十八):邊際量續篇之使用者需求

現在的區塊鏈專案多如牛毛,專案與專案之間不管多麼不同,本質上都是競爭關係,競爭的標的就是使用者資金和使用者注意力。

使用者選擇專案,往往是哪個熱門就選哪個。而熱門的前提,是這個專案必須有一批忠實的早期使用者。專案靠他們奠定基礎、宣傳推廣、貢獻金錢精力才能變得火熱。

所以,專案方通常會厚待早期使用者,這是理所當然的。另外,對於早期使用者來說,他們需要更大的勇氣、更好的眼光、冒更大的風險,自然要有更高的回報。

所以,專案通常有一個紅利期。如果專案發展不錯,紅利期內的早期使用者往往賺得盆滿鉢滿。但紅利期結束後呢?這時候,大量新使用者湧入,新老使用者通證分發的矛盾就開始顯現了。

因為通證總量一般都有上限,所以對於通證的分發,每天(或每月/年/N年)分發的量是越來越少的,這樣才能把整個分發期拉長,不斷吸引新人進來。這有限的通證是偏向於分給老人還是新人呢?這時候,就需要考慮邊際效應了。

舉個簡單例子,老使用者A在紅利期擼了1百萬通證,新使用者B剛加入,一個通證都沒有。現在A和 B作出了同樣的貢獻,比如各拉了一個新使用者進來。專案方給A和B各獎勵1萬通證。試想,對於專案方來說,給誰的那1萬更值?

當然是B。因為A已經擁有1百萬通證,再多1萬,這點點邊際效應幾乎可忽略不計。但B不同,他本“一無所有”,突然多了1萬通證,這滿足感不是A能體會到的,邊際效應比A大多了。B的滿足感更強,自然會更有動力繼續為生態貢獻力量。所以,對於專案方來說,同樣1萬通證的成本,但在B那獲得的收益更大。

所以,紅利期結束後,通證分發通常會偏向於新使用者。但這種偏向不能太多,本來老使用者就面臨邊際效應遞減的情況,如果刀子動得太狠,很可能導致他們賣出離場,這對於整個生態來說肯定是個大損失。

專案方面對這種情況,還真像走鋼絲。偏左,吸引不到新使用者,會掉下懸崖;偏右,老使用者砸盤,也會掉下懸崖。該怎麼走好這個平衡呢?
昨天我們說了,在一個通證生態裡,即使通證分配偏向於老使用者,也難以完全對衝其邊際收益遞減的影響,到了某一個臨界點,也就是邊際收益低於邊際成本時,老使用者會離場。如果偏向太多,新使用者基本無人來,就像早前的POS幣種一樣。這時候,生態就進入了僵死狀態。

如果完全偏向新使用者,不管老使用者,雖能吸引到新使用者,但新使用者遲早也會變成老使用者,然後再離場。這時候,生態就進入累死累活卻怎麼也做不大的狀態。真是個大難題啊!

然後我們又說了,如果通證價格能一直漲,那這個問題就不存在。但人為地、直接地拉昇價格,長期來說既不可能,又不可取。價格的健康上漲只能建立在生態持續壯大的基礎上。所以,價格上漲只是矛盾解決後的結果,而非解決的手段。

從串串的文章可以看出,她也意識到了新老使用者的矛盾,而且也提出了一個解決該問題的思路。她的思路基於使用者的需求分析。

她認為使用者的需求有三種:物質需求、精神需求、社會需求。用這個簡單的三分法替代複雜的馬斯洛需求模型,我覺得挺好。

很明顯,在這個三分法裡,通證分配只是其中的物質需求。那麼,是不是可以用精神需求和社會需求來彌補物質需求呢?

串串就覺得各個專案在物質需求這一維度已經分不出高下,未來只能依靠精神需求和社會需求來決出勝負。理論上,這似乎是一場漂亮的、創業者們可遇不可求的、以三維打一維的“升維攻擊”。

可以肯定地說,一個系統一旦引入經濟激勵,天然地會排擠其他激勵。一個完全沒有經濟激勵的系統,依賴興趣、情懷、歸屬感等是可以完全玩得轉的,比如維基百科、創業公司早期、傳統網際網路產品的使用者生態。

但一旦有了經濟激勵,這個激勵不管多小,都必然會上升到絕對主導的地位,因為這個世界上絕大部分人的絕大部分時間都是由利益驅動的,只要有了經濟激勵,必然會吸引大量逐利者湧入,最後將原來那些非利益成員邊緣化,甚至異化。

你可以想象下維基百科加入通證的情景,或者是用Q幣獎勵聊天試試。還有,馬雲天天講夢想、講使命,但我相信,阿里的絕大部分員工都是奔著高收入而去的。

所以,你要麼做一個幾乎沒有經濟激勵的生態,要麼就做一個經濟激勵為王的生態。這個世界上不存在精神、社會激勵和經濟激勵並重的生態。在一個經濟激勵型生態裡,可以有精神和社會激勵,但只能是在經濟激勵做得足夠好的時候,再輔之以錦上添花。

通證專案帶著天然的通證激勵,是最典型的經濟激勵型生態。通證經濟的發展處於極早期,千萬不要以為物質激勵就已經走到頭了,其潛力還遠遠沒有得到挖掘。如果貿然將工作重心切換到精神需求和社會需求,將死無葬身之地。

所以,看似高明的三維打一維的升維攻擊,實則大陷阱一個。屬於物質激勵的通證分配引發的新老使用者矛盾,仍只能由物質激勵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