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經理如何定義需求的優先順序
日常工作中,面對海量的使用者需求,有效合理定義需求的優先順序是一個很考驗產品經理功夫的事情。基於日常工作、學習與思考,今天總結一下,enjoy~
1、處理原則
先來說說原則,2個維度進行定義:重要性+緊急性。
我們對下面這幅圖都比較熟悉,一般而言,我們的處理事情的優先順序順序分別是:重要且緊急、重要不緊急、緊急不重要、不重要不緊急。

處理原則
2、金字塔模型
基於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對使用者的需求劃分為:基本需求、期望型需求和興奮型需求。
⼀般情況⽽⾔,⽤戶需求重要性:基本型需求>期望型需求>興奮型需求。使⽤需求的⾦字塔法則來表達,⾦字塔的最底層是基本型的需求,往上是期望型需求,最上⾯⼀層是興奮型需求。
基本需求是必須馬上實現的,沒有的話產品基本使用不了。
利用金字塔模型,處理日常工作需求很實用。拿上週本人所負責的IM即時通訊聊天系統舉例。

IM即時通訊系統
當時總監給我的排期僅僅一週,如果在最後節點前實現如此多的需求,在當前資源配置情況下是不現實的。
說下我是怎麼處理的。
簡單粗暴,我使用了金字塔模型去處理,即砍需求。哪些需求去了之後還能正常使用?哪些需求是必須有的?
對於IM即時通訊系統,我認為核心需求在於即時,所以在V1.0版本中都圍繞這一點展開。
最後,V1.0中實現的功能點包括:1/2/6。
3、其他維度
上面所說的金字塔模型是在處理具體需求時常用的方法。
同時,我們也要結合其他維度去做權衡。大致包括以下幾個維度:
1)KPI
KPI是目前網際網路公司比較常見的考核方式,因此我們在做需求優先順序定義時也要結合KPI維度去考慮。
比如,本季度部門/個人考核PKI是轉化率,那麼提高轉化率方面的需求相對就會高於拉新、促活等方面的需求。
2)產品生命週期
這是一個很容易被人忽略的維度。
要知道,所有的產品都是有自己的生命週期,不同的生命階段所需要採取的方式也是不同的。
因此,在不同階段的功能要有針對性。
關於如何判斷產品處於哪個生命週期,這裡就不展開具體說明。
3)ROI
經過前面幾個維度做過需求優先順序定義後,我們還要結合ROI維度去考量下。考慮投入產出比、團隊能力、技術複雜度等。
一般這個時候,需要研發團隊介入。畢竟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去做。
4、小結
不管在哪種方法下,基本型需求的優先順序永遠預設是最高階的。至於期望型需求和興奮型需求需要根據產品的實際情況去判斷,同時結合PKI、產品生命週期、ROI多維度排序,而不是靠拍腦袋去決定,畢竟腦震盪不是鬧著玩的。
以上!
蝸牛丨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