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廚房產品體驗報告

初始頁面
一、產品概況
1.1體驗環境
體驗產品:下廚房
裝置型號:Redmi Note5A Android
產品型別:居家美食
軟體版本:6.7.0
體驗人:Cinnamon
體驗時間:2019-1-28
1.2產品簡介

產品Logo
2011年3月,下廚房網站上線運營;2011年7月,下廚房APP釋出。相繼獲得投資後,王旭升在2014年6月26日正式成立了北京下廚房科技有限公司,同年11月 “市集”上線,開始電商運營;由一個菜譜工具類應用成功轉型為一個集合了工具、社群與平臺電商屬性的家庭美食入口。
二、市場現狀
2.1社會環境
隨著我國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和網際網路的迅猛發展,人口結構變化促使80後、90後逐漸成為消費主力軍,尤其是具有較高消費能力的80後、90後新中產群體。現代生活節奏加快,經濟快速發展,人們越來越青睞在外就餐。與此同時,90後等網生代年輕群體更是其中主力。從下面的資料可以看出,51.8%的使用者最近一年外出就餐的頻次再增加,42.5%的90後用戶每週在家做飯次數少於4次,且每月在家做飯少於三次的比重是其他年輕段的2倍以上。

根據調查研究顯示,當90後的消費者被問及“如果購置新房,願意投入資金裝修的空間”其中77.9%選擇廚房,人數超過臥室和客廳。主要分為3類:玩樂主義、社交主義和極簡主義。

小結:隨著90後逐漸成為消費主力軍,他們越來越趨向於在外消費或者點外賣,很少自己下廚做飯,但是他們又渴望家的感覺,迴歸廚房,需要學習廚藝方面的技能。
2.2競爭市場
目前市場上美食菜譜類的應用有很多,截至到2018年12月,下廚房在同類app排名中相對靠前:

排名情況
同類app我主要比較了下廚房、豆果美食、香哈菜譜和好豆目前的使用者市場佔有率。截止到2018年12月,下廚房的月獨立裝置數達到了1100萬臺左右,位居同類app第一。

下廚房及競品市場佔有量
三、使用者分析
3.1使用者畫像

下廚房使用者性別和年齡分佈
以上資料顯示,截止到2018年12月,下廚房的女性使用者仍占主導地位,達到了75.66%,是男性使用者的3倍左右。25-40歲的使用者達到了80%以上,其中30-39歲年輕段的使用者高達40%以上。

下廚房使用者地域分佈和消費水平
以上資料顯示,下廚房的使用者主要集中在廣東、山東、江蘇和浙江等一二線城市,且中高消費者佔比較大,低消費者所佔比重很少,不到5%的比重。

下廚房使用者學歷分佈
以上資料顯示,下廚房的使用者以本科及以上學歷為主,接近70%,其中本科學歷的使用者達到了60.47%,大專及高中以下學歷的使用者比例僅為32.29左右。
小結:下廚房的使用者主要集中在一二線城市25到40歲的女性本科及以上學歷,她們消費水平相對較高,主要為80、90後,注重自身健康但時間和精力有限,樂於分享,對菜譜和依耐性較高。
3.2使用者分類
(1)美食達人/喜歡分享廚藝的使用者 :這部分使用者喜歡下廚,一般廚藝精湛,樂於分享,把廚藝生活的點滴記錄下來分享教會他人,滿足自身價值的同時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2)希望廚藝提升的使用者 :這部分使用者一般目前不擅長下廚,希望自己的廚藝得以提升,能夠做一些基本的家常菜和蛋糕甜點。
(3)需要依賴菜譜下廚的使用者 :這部分使用者由於時間和精力有限平時很少下廚,幾乎不會做飯,但是很想嘗試,必須藉助菜譜才能完成。
3.3使用者需求

使用者需求
3.4使用者使用場景

1號使用者使用場景

2號使用者使用場景

3號使用者使用場景
四、產品分析
4.1功能結構圖
下廚房的核心功能主要分為三類:菜譜、社群和電商

功能結構圖
4.2核心功能分析
4.2.1菜譜
4.2.1.1推薦、搜尋、分類
首頁的主要內容就是菜譜的展示,這也正是下廚房核心功能的體現。使用者可通過3種方式找到菜譜:1.直接搜尋菜譜和食材、2.檢視“為你推薦”菜譜、3.檢視菜譜熱門分類。
搜尋分為了文字搜尋和語音搜尋,其中又具體分為最近搜尋和流行搜尋,“最近搜尋”可展示使用者搜尋記錄,下次使用者再次搜尋此內容可直接點選進行搜尋,流行搜尋是根據平臺其他使用者搜尋熱度向用戶推薦相關菜譜。
“為你推薦”是平臺根據使用者搜尋記錄及相關菜譜熱度向用戶推薦的菜譜,佔據了首頁中心位置,且使用者每重新整理一次,推薦內容就會發生變化。
關於菜譜分類也是相當詳細,分為了熱門分類、菜式、場景、食材輔料、趣味分類和文化地標分類6大分類,每個大分類下又有具體的小分類;例如熱門分類下有家常菜、下飯菜、烘焙等;詳細分類對使用者具有一定的引導作用。

首頁推薦、搜尋和分類
小結:首頁的菜譜推薦、分類引導使用者發現菜譜,搜尋功能為使用者匹配精確菜譜內容。整體來說推薦內容多種多樣,沒有呈現單一化的趨勢;搜尋功能細節也設計的很好;關於分類也比較詳細,但是我發現沒有各大菜系的分類,當然這個問題不大,使用者可以直接搜尋查詢。
4.2.1.2菜譜詳情
使用者選擇菜譜之後,點選檢視菜譜詳情:該菜譜的綜合評分、瀏覽量、收藏量、做菜步驟、小貼士以及其他使用者按照該菜譜做出來的相關作品;使用者選擇收藏該菜譜之後可在收藏頁面中“選單”裡面檢視。

菜譜詳情
小結:由於是UGC平臺,難免內容質量參差不齊,對此平臺對相應菜譜進行了綜合評分制、瀏覽量、收藏量以及上傳人的等級評定為檢視菜譜的使用者提供選擇標準。同時我也發現了一點小問題:1.有些菜譜的步驟雖然很詳細但是過長且配圖很少,檢視很麻煩,平臺應該對菜譜的字數進行限制(例如200字以內),要求圖文並茂;2.對於那些需要邊做飯邊檢視菜譜的使用者來說,手上沾有油檢視內容很不方便,所以建議平臺能夠設定菜譜內容語音播放。
4.2.1.3菜籃子
使用者選擇將該菜譜所需材料加入菜籃子之後可在可在菜籃子中全部顯示;若使用者有多個菜譜加入菜籃,且兩個菜譜的材料有重複的,應用會幫使用者刪除重複的部分。

菜籃子
小結:加入菜籃子設計的很巧妙,能夠有效解決使用者購買商品疏漏的問題。但是也存在一點小問題:若菜譜中有些材料使用者家中已有,可是使用者不能自己刪除;若使用者除了菜譜中的材料以外還需購買其他食材,使用者不能自己新增;此處平臺可以讓使用者自己編輯菜籃子。
4.2.2社群
4.2.2.1社群互動
使用者可關注其他使用者,對其他使用者的菜譜和作品進行點贊、評論和轉發;使用者關注其他使用者之後,被關注使用者的相應菜譜和作品將出現在使用者首頁的關注頁面;收藏的選單/電子書/課程/瀏覽記錄會出現在收藏頁面。

社群使用者互動
小結:這部分功能和基本的社群大同小異,也存在一點問題:1.不能私信其他使用者,使用者之間只有簡單的點贊關係,只能通過點贊、評論與其他使用者進行交流2.平臺對相應的忠實老使用者(經常上傳高質量菜譜和作品的使用者)應該予以一定的獎勵機制,例如打賞功能,不僅能增強使用者之間的互動還能增加老使用者的粘性,吸引更多新使用者。
4.2.2.2上傳作品、菜譜
一級頁面(首頁推薦頁面、個人中心頁面)有兩個上傳作品和菜譜的入口,除此之外,使用者還可以在首頁的關注和作品頁面、菜譜詳情頁面上傳作品;整體來看上傳作品比上傳選單入口更多。

上傳作品和菜譜入口

上傳作品入口
上傳作品很簡單,使用者只需從相簿選擇相應圖片直接釋出即可,也可對圖片進行設定(新增濾鏡、裁剪、新增標籤),新增文字、再次增加圖片、新增關聯菜譜、以及選擇是否同步到微博等操作之後再發布。

上傳作品
下面是上傳作品時使用者的操作流程圖:

上傳作品使用者操作流程
由於建立菜譜步驟較為複雜,平臺加以引導性較強

上傳菜譜
下面是上傳菜譜使用者具體的操作流程圖:

上傳菜譜使用者操作流程
小結:平臺設定的上傳作品的入口比上傳菜譜要多,上傳菜譜操作相對複雜,上傳作品操作下相對簡單,所以設定入口相對較多。對於上傳菜譜平臺的引導性做得很好,步驟規範同時又保證了使用者操作的靈活性,降低了使用者的操作難度,增加了內容的規範性,提高了內容質量。
4.2.2.3廚房活動
廚房互動主要是平臺利用酬賞機制舉辦的一些活動,為了促進使用者活躍性,這裡就不再多講。

廚房活動
4.2.3電商
4.2.3.1市集
下廚房的市集主要聯合一些周邊的商家以售賣食材和廚房用具盈利,市集主要分為搜尋、主要分類、精選好物、愛嚐鮮、市集上新、市集經典和猜你喜歡幾部分;每個部分對應不同特點的商品,使用者也可直接搜尋相應商品。

市集
與普通的電商平臺類似,下廚房的“市集”版塊使用者選擇相應的商品之後可以選擇直接購買,也可選擇加入購物車,之後在購物車檢視;同樣也可檢視商品的相應評價。
小結:下廚房的市集部分跟普通的電商平臺相差無幾,主要與一些周邊商家合作。對於這個版塊可以充分利用平臺KOL的帶動作用,充分帶動起粉絲經濟。
4.2.3.2課堂
課堂版塊功能本質上是知識變現,主要包括專欄電子書和相關料理課程。從電子書的分類來看,主要包括健康、家常菜等方面的內容;從課程的分類來看,主要內容包括烘焙、甜點等,具體分為直播和錄播。

電子書和課程
關於錄播課程使用者可檢視課程的詳細介紹:你將學到、課程內容、課程福利、學員福利等;同時使用者也可檢視參與該課程的學員作品和評價來判斷該課程的質量。

錄播課程
4.2.3.3會員
會員是下廚房商業變現的另外一種形式,使用者購買會員之後可檢視相應的付費電子書和視訊課程,會員制在平臺商業變現的同時還能增加使用者粘性。

會員
4.3產品互動
4.3.1首頁
首頁主要內容包括菜譜、關注使用者和上傳作品相關內容。

首頁
4.3.2市集
市集主要是下廚房與周邊商家合作出售餐具、食材等商品。

市集
4.3.3課堂
課堂主要包括專欄.電子書和相關課程。

課堂
4.3.4收藏
收藏頁面主要顯示使用者收藏的選單、專欄.電子書、課程和瀏覽記錄。

收藏
4.3.5我

個人中心頁面
4.4應用評分
截止到2018年12月20日,android平臺下廚房的主要下載渠道為OPPO和華為,高達60%以上。

下廚房android平臺累計下載渠道分佈
從下面的評分情況來看,小米平臺和華為平臺的平均評分都達到了5分,OPPO的平均評分也達到了4.7分,總體評分android平臺總體評分情況良好。

andriod各平臺評分情況
下面是小米應用商品具體的評分/評價情況:

小米商店評分情況
關於使用者反映的問題:大部分使用者反映的還是應用的閃退、伺服器異常等問題,不過應該是手機的問題,畢竟這部分評論佔少數,但還是應該引起重視。其次就是關於註冊的問題,使用者選擇第三方登陸之後仍需要繫結手機號。
五、總結
從介面風格來看,下廚房偏文藝小清新風格,整體佈局簡潔大方,遵循傳統風格;從互動來看,下廚房的主要互動手勢依然是點選和滑動;從功能結構上來看,目前下廚房逐漸在往商業變現的方向發展,出現了市集和知識變現的模板。
總之,下廚房目前仍處於同類app的領先地位,佔據了很大一部分的市場。但是目前市場上同類應用層出不窮,競爭相當激烈,作為一個由UGC平臺逐漸發展起來、到現在集菜譜工具、電商和社群相結合的平臺,要想一直處於領先的地位,必須保證優質的菜譜內容教學,留住KOL和忠實使用者、才能吸引更多的新使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