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文件 - 如何寫產品體驗報告
參考框架:
1.產品是什麼?(客觀描述:產品滿足的需求點及亮點)
2.目標使用者與典型場景(目標使用者在使用該產品的典型場景,不少於3例)
3.關鍵功能與描述(描述關鍵功能名稱及作用)
4.運營方法(不只是梳理運營事件,要分析運營的目的及手段)
5.競品(對比其各自的亮點、及優缺點)
以下為【得到】產品體驗報告:
1.產品名稱
答:“得到”。

logo
2.產品是什麼
答:“得到”是一款通過訂閱專欄、付費音訊、電子書等方式為網友每天提供省時間的高效知識服務APP。羅輯思維團隊出品,提倡碎片化學習方式,讓使用者短時間內獲得有效的知識。;產品滿足最大的需求是讓使用者短時間內獲得有效的知識;最大的亮點是使用者可利用碎片化時間學習,比如每天20分鐘,即可學知識、長見識、擴充套件認知,終身成長。

slogan
3.目標使用者與典型場景
目標使用者1:學生/大學生,希望升級思維模式,並學以致用。
典型場景1:小劉是985高校的大一學生,由於渴望到歐美知名大學求學,學習歐美知名大學的精品課程,所以訂閱了得到的《王碩 大學 問》專欄。在每天上完課之餘,小劉在得到APP中進行學習。學習過程中,小劉收穫了王爍分享的27萬字的耶魯學習筆記,學到了耶魯最負盛名的金融課、博弈課、談判課、演講課、寫作課,這不僅幫助小劉拓展了視野、提升了認知、完善了學習方法,還讓小劉在投資理財、創業管理等諸多方面大幅提升,最終幫助小劉在求學的過程中獲得了成功。

目標使用者2:上班族、自由職業者,希望脫離焦慮,快速成長。
典型場景2:劉經理是一家上市公司的產品經理,由於職場競爭激烈,劉經理想要提升自己的個人領導力,在職業生涯裡爭取主動權和話語權。所以劉經理在得到APP定製了專屬學習計劃,每天上下班途中花費20分鐘學習《關係攻略》與《超級個體》,並花費15分鐘整理學習筆記,並運用在日常工作中。通過每天的積累,劉經理最終學會了高效管理自己的時間,與同事建立了正確的相處模式,提高了個人職業競爭力,並得到了豐厚的職業回報。

目標使用者3:創業者、行業大牛,希望擁抱改變、把握未來。
典型場景3:劉總是國內巨頭網際網路的CEO,由於全球創新環境與格局正發生重大變化,劉總想要了解未來科技的發展趨勢,於是在得到APP的聽書模組下根據推薦的精品書單,購買了《超級版圖》這本書。聽書過程中劉總髮現收穫很大,於是加入了得到VIP,獲得了所有聽書隨意聽的特權。在聽完《超級版圖》這本書後,劉總陸陸續續聽完了書單中排行靠前的幾本書,如《矽谷之謎》、《啟示錄》、《連結》等,幫助他建立了對未來世界的洞察力,也為他在企業未來的佈局上產生了很大的啟發。

4.關鍵功能與描述
答:從APP的佈局上,我們可以看出“得到”具有以下五大模組:“發現”、“學習計劃”、“筆記”、“已購”、“我的”,而關鍵的功能為以下三點:知識學習、制定計劃、構建體系。接下來對這三大功能進行功能描述。
關鍵功能1:知識學習(最核心的功能)
使用者可根據學習目的在知識庫進行搜尋,針對性地進行學習;
使用者可以首頁公告上查詢最新的學習活動,選擇式地進行學習;
使用者可以根據喜好選擇音訊、訂閱專欄(課程)、電子書等,多種方式進行學習;
使用者可以在已購專案裡,選擇課程進行學習。

關鍵功能2:制定計劃
使用者可以根據購買的課程制定學習計劃,如學習課程,每日學習數量、播放方式等;
使用者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對學習計劃進行調整;
使用者可以檢視學習的日曆和進度。

關鍵功能3:構建體系
使用者可以在我的筆記裡查詢劃線筆記、留言、轉載記錄、個人收藏等;
使用者可以新建筆記本,將相關筆記進行分類彙總;
使用者可以在知識城邦裡查詢別人的筆記,並可進行互動、分析等。

5.運營方法

得到運營方法
作為一款知識付費APP,內容運營是它運營的核心,畢竟只有優質的內容才是吸引使用者的關鍵。
6.競品分析

得到競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