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思維25/30:新物種,創新的全新高度
樑寧-產品思維課 學習筆記-25

樑寧-產品思維課 學習筆記-25
關鍵詞:產品思維 新要素 新物種
01
實體商業可以簡單地抽象成四個要素:產品、空間、流量和轉化率。樑寧用亞朵酒店的例子說明——什麼新要素能催生新物種。
要素一:用房東找到好位置。房東相當於本地的加盟合作伙伴,他們負責找到地段好、租金合適的房子。
要素二:把“消費者”變成“投消者”。通過眾籌解決房東的資金難題,同時,獲得了大批亞朵的死忠粉、帶路粉。
要素三:IP酒店。IP就是情感觸發,就是場景,自帶流量,比如,與《吳曉波頻道》合作,獲取流量,優化入駐轉化率。
要素四:場景電商。亞朵的空間定義不僅是休息空間,還是體驗新產品、所見即所得的電商空間。
02
亞朵酒店沒有住過,但是,聽過這節課我很想體驗一下。
這幾年旅遊業發展迅速,各種品牌酒店層出不窮。各家都在檔次、標準化、體驗、渠道方面做文章。像亞朵酒店加入這些新要素,做出品牌和名堂的很少。
按樑寧的說法,新要素分為兩種:
第一種,現有基礎之上,運用新科技等要素,提升使用者體驗,或者改變成本結構。
第二種,用整個社會經濟升級、產業升級產生的其他領域的新要素,變革內在商業邏輯。
顯然,亞朵酒店的新要素就是第二種。它已經成為完全不同的新物種。
03
什麼是“新物種”?
看起來似曾相識,甚至和現有的物種完全一樣,但是,它背後的邏輯、結構、模式已經完全不同。
比如,上面說的亞朵酒店,你以為它只是酒店,它實際上已經是社群共創的酒店+場景電商的結合體;比如,盒馬鮮生,你以為它是個生鮮超市,它實際上是線上流量入口。
為什麼“新物種”大批出現?
答案是環境變了。
4、5億年前寒武紀大爆發,地球出現大量新物種,正是地球表面氧含量驟增,形成新資源的供給和舊約束的消失導致的。
而現在,移動網際網路、大資料、雲端計算、人工智慧等等技術的發展帶來的是同樣的局面——眾多舊有的約束消失了。
商業上的新物種層出不窮。
IP現在是個熱門詞彙,什麼是IP?它與品牌有什麼區別?
IP是品牌,但品牌未必是IP,IP是人格化、精神化的品牌,它的重要特徵就是情感觸發。而情感又是人注意力、決策的原始動力,所以,IP就是場景,自帶流量。
我們講“傳播”,品牌靠的是“播”,品牌方有如用高音喇叭向廣大受眾播送資訊;而IP靠的是“傳”,就是粉絲自發自覺地宣傳IP。
酒店自身可以是個品牌,但很難成為IP,但是它可以和IP合作,打造一個“品牌+IP”的聯合體,這就是一個新物種。
傳統商業,投資者和消費者是兩個不同的群體,但是,他們為什麼不能是同一個群體?
亞朵酒店通過眾籌獲得了批鐵粉和帶路粉,他們既是投資者,又是消費者,還是推廣者。這其實就是通證經濟的史前樣本。
所謂通證經濟,就是靠通證激勵形成協作體的經濟,在這個經濟體裡,投資者、消費者、傳播者可以是同一個角色,他們都是持有通證的個體。
04
“新物種”這個概念賦予創新一個全新的高度。
所謂創新,就是要素的重新組合。
系統內部要素的重新組合,叫做微創新。加入系統外新要素,提升使用者體驗,或改變成本結構,是通常意義上的創新;加入新要素,重構既有的商業邏輯,它就演化為一個全新的物種。
------
東隅已逝 桑榆非晚
更多精彩在我的公眾號 sangyuren2018,歡迎掃碼關注
